凛冬将至,人们为了抵御寒冷,通常会选择吃点羊肉来补补。羊肉相较于常见的猪肉,它的肉质更细嫩、口感佳、脂肪含量也相对低,故而成了冬季里人们进补的首选。
不仅如此,羊肉味甘、温,入脾、肾二经,可补虚祛寒、温补气血、暖中益肾,是男女都需要的冬季滋补佳品。民间更是流传着“要想长寿,常吃羊肉”的说法。
冬吃羊肉配一宝,功效各不同羊肉+萝卜:男人吃补肾补阳
羊肉有补肾温阳的作用,可用于缓解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但羊肉燥性较大,若温补太过,容易补出“火”,导致口干舌燥、牙龈肿痛、咽喉发炎等上火症状。烹饪时,若是加上性寒凉的白萝卜,不仅可以中和羊肉的“燥性”,使人喝了补而不上火,还能起到补肾补阳、缓解四肢冰凉等作用。
羊肉+当归:女人吃补血温经
羊肉属于温补之品,有养血、温阳驱寒的作用,可以很好地改善身体寒凉的状态,因此很适合女性食用。再加上,多数女性存在一定程度的血虚,在血虚的基础上受寒,更容易表现为四肢冰冷,因此,女性四肢不温的情况会比男性更为常见。对于上述情况,冬日进食当归生姜羊肉汤,就再合适不过了。
养生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一人份)原料:当归10克,生姜一小块(拇指长、两手指粗大小),羊肉克。
做法:将羊肉洗净,除去筋膜,切成小块;生姜切成薄片,当归洗净,用纱布包住;将上述食材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微火煨两小时左右,最后适当加盐调味,吃肉喝汤。
提醒:如果吃了此汤出现喉咙痛、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可以等天气寒冷些再吃,这样可以借助大自然冬天阳气潜降之力,把我们的火潜藏在体内。另外,药膳一星期吃2~次就可以,不需要每天吃。
羊肉+山药:老人吃温补脾胃
羊肉可用于缓解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经常感觉到胃部不适,特别是身体免疫力差,一到换季就容易生病的老年人,冬天可以多吃一些羊肉进行调理。
养生推荐:山药羊肉粥
原料:羊肉00克,山药00克,粳米克。
做法:羊肉洗净,切小块,焯去血水;山药洗净,切片;将羊肉加水煮至熟烂,再入山药、粳米同煮成粥,调味食用。
提醒:此粥属温热,且山药有收涩的功效,因此胃热及大便干结的人不宜服用
冬季吃羊肉,怎么吃不上火?吃羊肉时可以搭配凉性的食材,以起到清热祛火的作用,如白萝卜、青萝卜、番茄、丝瓜、菠菜、白菜、金针菇、莲藕、茭白、笋、豆腐等。
做羊肉菜肴时,还要注意烹饪方法,宜选择煮、炖等烹调方式,少用煎、炸、烤的方式。
推荐几款简单易做的居家羊肉菜肴。
一、羊肉萝卜汤
羊肉克、白萝卜克、枸杞子6克、料酒、生姜、蒜等调料适量做法:羊肉放入开水锅中略烫,去除血水后捞出,切块备用。
1、白萝卜切块,焯水,去萝卜的涩味。将生姜洗净,切片备用。
2、羊肉放入加水的汤锅中,加姜、蒜、料酒,大火煮开,炖至羊肉快熟时,加入白萝卜,炖煮至熟烂,加枸杞子稍煮,加盐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本款菜肴营养丰富,可温补脾胃、解腻祛火、通腑、补益强身,是冬季的食养佳品。
二、羊肉大麦粥
草果5个、羊肉00克、大麦仁克、食盐适量
1.将大麦仁用水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改用文火煮熟。
2.羊肉洗净与草果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熟,捞出羊肉,切块,连同汤一起放入煮好的大麦仁粥中,加盐后文火煮熟即可。
此粥可益气补虚,温中暖胃,平素体虚、胃寒怕冷、冬季体寒者可常食。
三、莲藕炖羊腩
莲藕克、羊腩克、青椒50克、彩椒50克、香菜、西芹少许姜片、黄酒、调料适量
1.莲藕洗净,切块;羊腩放入开水锅中略烫,去除血水后捞出、切块;
2.西芹切成1厘米长;香菜切碎。
.炒锅加热,倒入少许油,将羊腩入锅爆炒,倒少许黄酒,加姜片、切成菱形的青椒和彩椒继续翻炒,加入水、莲藕炖至羊肉熟烂,洒上少许盐、香菜和西芹调味,稍煮即可。
本菜肴加入彩椒、青椒、香菜和西芹,色泽艳丽,可增进食欲、增香减腥。
这类人,最好少吃羊肉!
1、内热重者不宜吃
经常口舌糜烂、口苦、烦躁、咽喉干痛、牙龈肿痛者,以及患外感、牙病、疖肿、痤疮、痔疮等热性病症者,不宜食用羊肉,不然会加重病症。此外,高血压、阴虚阳亢证、肝阳旺盛的人,也不宜多吃羊肉,否则易引起头晕。
2、小孩少吃
羊肉温热而助阳,而小孩的体质又特别容易燥热,因此冬日不宜吃羊肉进补。如果想要尝尝鲜,吃一两块羊肉就要停筷了。
、孕妇不宜多吃
孕妇是可以吃羊肉的,但不宜多吃。羊肉性温热,中医认为孕妇应该“产前忌热,产后忌寒”,因此,对于孕妇来讲,羊肉不宜摄入过多,以免助热伤阴,引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