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绿春三线并行,交出最美生态发展答卷
TUhjnbcbe - 2025/5/8 6:18:00

“十三五”以来,绿春县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绿色生态县情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以绿色生态有机农业、生物资源加工、水电资源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绿色生态型县域经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守环境质量底线、坚持绿色发展主线,统筹兼顾,“三线”并行,有力助推了绿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交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生态文明建设靓答卷。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绿春县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绿春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实施方案》,形成了“分层管理、相互配合、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格局。

黄连山自然保护区水库

阿倮欧滨森林公园(何新闻 摄) 

绿春的生态保护红线总划入面积为.28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约三分之一,并确立了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地位,实行严格管控。有了管控,还要系统谋划,绿春县把生态底线的要求贯穿于“多规合一”的全过程,从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六个方面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框架,并研究制定了《绿春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和《绿春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每逢年初,绿春县委、县政府还要与各乡镇及县级相关部门签订《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年度绩效考评重要内容,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和“一季一报、限时办结、定期调度”的工作机制。

水源保护区

坚守环境质量底线

水净、河清、天蓝、地绿、居宜,是生态环保的五大目标,也是衡量环境质量的最直接标准。年以来,绿春县投资1.14亿元用于泗南江、李仙江、小黑江等重点流域水质提升、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等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同时新建和扩改建污水管网27.公里,个自然村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77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克期完成,3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完成。水清了,更要天蓝、地绿,在绿春县城区,不仅实现了道路保洁实现机械化,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治理达到“六个%”,燃煤锅炉和黄标车淘汰工作也稳步推进,还建成了1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农用地土壤污染12个点位布设和样品采集以及重点行业调查基础信息的收集工作已完成,全县家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已经实现统一集中处置。

城区污水处理厂

要宜居,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便是绕不开的“必演曲目”。绿春县完成了各类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多公里,个自然村完成道路建设,78座集镇区公厕、97座行政村水冲公厕、户农村无害化户厕“干净亮相”,全县所有行政村、自然村都建立了保洁制度并纳入村规民约,聘用村庄保洁员人,定期开展村庄保洁工作,年,绿春县还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

坚持绿色发展主线

绿春县特色产业园区

中药材培植

做活林业生态扶贫文章,大力发展茶叶产业

在哈尼梯田保护利用中,大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

工业发展低碳化、农业产业特色化、生态旅游精品化是绿春县坚持绿色发展的“三化”主线。工业发展方面,绿春县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园区一号桥片区建设和重点绿色工业项目建设,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户,实施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5个,扶持发展小微企业户;农业产业方面,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8万亩以上,提质改造茶叶、草果等绿色产业3万亩,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63亩,香料型药用植物种植达19.3余万亩、地道药材培植5万余亩;生态旅游方面,绿春县与全省“一部手机游云南”同步上线运行,阿倮欧滨森林公园一、二期工程建设如期完成,桐株和腊姑梯田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成为绿春县新的消费增长点。

生态绿春

1
查看完整版本: 绿春三线并行,交出最美生态发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