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建军24次深入毒窝,遗体被发现时布满白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早期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news/a_6126358.html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牺牲的缉毒警察,牺牲时年仅25岁,曾24次打入毒贩集团,共缴获数十斤毒品。但在一次潜伏任务中不幸暴露,中枪身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已布满白霜,右手始终是持枪姿势。

我国对毒品管制极其严厉,不允许任何人贩卖。但还是有很多人难以抵挡,贩卖毒品带来的金钱诱惑。他们选择铤而走险,做违法违规的事情。毒贩们一直潜伏在暗处,行踪诡异。这时就需要我们英勇的缉毒警察,他们深知毒贩的恐怖之处,但还是义无反顾的参与对毒贩的抓捕。

相信大家一定看过一些关于缉毒的电影,电视剧,其中一些内容并不是夸大,而是根据一些事实改编。影视剧中的毒贩人人都是亡命之徒,警惕性很高,如果发现不对便会立马取消交易。

破冰行动剧照

而我们的缉毒警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潜伏在最危险的地方,他们稍有不慎就会家毁人亡。在我国缉毒的前线,有很多年纪轻轻的缉毒警倒下,而我们今天要讲述的就是缉毒警察,陈建军。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牺牲的缉毒警察。

随着一声声哭声,一个男娃呱呱落地。他出生的那一天正值八一建军节,父亲便为他起名为陈建军。

陈建军的父亲,陈世富,是当地有名的老公安。儿子出生后,陈家来了很多人前来恭喜陈世富。而他也不在像往常一样满脸严肃,取而代之的是满面春光,脸上时常挂着笑容。

但陈建军的童年应该不算是幸福。他的父亲是一名公安,常常带着陈建军来到派出所,而后因为工作原因就把陈建军丢在一旁,自己去忙工作。每当父亲不管他的时候,陈建军就在一旁聆听叔叔伯伯讲述案情,如何侦破之类的内容。

父亲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时常会购买一些对于破案有帮助的书籍查阅。每当父亲查阅之后,陈建军便自己捧起书来阅读。陈建军在耳濡目染下,决心长大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20年之后,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人民警察。

年,云南省首次招收缉毒干警。招收标准极其严格,民间竞争激烈,当时年仅20岁的陈建军,凭借自己出色的个人能力,在多名竞争者之间,脱颖而出,以全县第一的成绩录取。随后跟随队伍进行集训,他在集训时严格要求自己,还刻苦努力的学习擒拿术。集训结束后,陈建军还被上级授予优秀学员称号。被分配到砚山县缉毒大队。

陈建军成功加入缉毒队的那一天夜里,父亲陈世富打开一瓶不舍得喝的白酒,让自己的儿子坐下陪他喝一杯。父亲看着比自己都高的儿子,语重心长的说道:“缉毒队十分危险,你一定要万分小心,但这份工作非常重要,你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辜负老百姓的期望。”

随后举起酒杯向儿子干杯。儿子在喝完这杯酒后,站起来迅速整理仪容,向自己的父亲敬礼,并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父亲在见到这一幕,欣慰地笑了。他们二人一直喝到很晚。

晚上准备睡觉,陈建军躺在床上,仔细思考父亲今天对自己所说的一番话,他更是下定决心,不可辜负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定要将毒品铲除,还老百姓一个开心的笑脸。

第二天一早他就离开自己的家,来到砚山缉毒大队,开始训练。之后的每一天,他都是第一个起床,训练,练习自己的擒拿术,锻炼自己的身体机能。随后上级将其分配到平远街缉毒小组工作。

平远街估计大家比较陌生。平远街地处云南文山,在没有修建高速公路时,是边境前往昆明的必经之路。因为地处边境,还是交通要地,曾一度成为“犯罪乐园”。再加上文山当地人民,并没有抵抗毒品所带来的利益诱惑,便开始有组织的进行制毒,再由平原街流动到全国各地,这里也成为“毒贩乐园”。不过在90年代,我国重拳出击,整治毒品,国家派出武警解放军联合镇压。

陈建军来到平远街缉毒小组,每日白天就在平远街设卡督查,在夜里便化为便衣警察,前往各个村落中调查毒品,调查毒贩在各个村中的活动规律,随后回到大队中与同事一同交流处理方法。很快,他们就掌握了毒贩的活动习惯,对识别毒贩,毒贩耳目,以及贩毒地点帮助极大。

他与缉毒大队人员,经过两年的努力,成功抓获一批又一批的毒贩,吸毒者,制毒者。查获一批又一批的毒品案件,他经过这几年的磨练也成为一个出色的缉毒警察,并且荣立三等功。

他看到毒品对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大,希望可以彻底铲除。他向上级申请,成为秘密侦查员。这个职位或许对咱们很陌生,当我去查阅资料后得知,秘密侦查员就是采取隐瞒身份、目的、手段的方法,在侦查对象不知的情况下,发现犯罪线索,犯罪证据,甚至是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活动,通俗来说就是卧底。但往往成为卧底,也会意味着自己执行任务会更加危险。

他为了尽快习惯黑道生活,一改往日老实憨厚的样子,学习抽烟,喝酒,赌博,他变得像是一个地痞流氓一样。这样突然的变化,让他身边的人感到不适,他的妻子在看到他的变化后,来到派出所向他的上级哭诉,陈建军的种种恶习。

上级领导得知陈建军如今的任务,并不能向她的妻子说,害怕殃及家人,只好简单的安稳她,说道:“建军可能是最近的工作压力比较大,等他来我这的时候,我一定说说他,你放心。”

还有一些陈建军的好友,在看到他现在的样子,跑到他父亲陈世富那,诉说陈建军的现在的“罪状”希望让他父亲挽救一下。但一个老公安怎么能不清楚其中的“内幕”呢,自己的儿子突然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肯定是有任务在身。他向陈建军的好友无奈说道:“孩子长大了,让他自己选择道路走下去吧。”就这样,陈建军越来越像是一个地痞流氓,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

年8月22日,陈建军开始了自己在毒贩团伙的第一次卧底。

这天,缉毒队得到线人情报,大毒贩冯育焕要出手一批毒品。缉毒队在得知情报后,赶忙开会商量针对计划。警方决定由陈建军伪装“广东买家”,在他们进行交易的时候,当场抓捕。

几天后,陈建军在队友的掩护下,来到他们相约定的地点。冯育焕对这个陌生的广东老板十分小心,对他的搜身也十分仔细,生怕在交易过程中出现问题。甚至还对陈建军刨根问底,生怕错过一个关键信息。陈建军面对这些问题,十分冷静,用有广东口音的普通话回复毒贩的问题,并时不时的透露自己携带巨款而来,而且还在话语中隐晦的表现出自己是诚心购买。

果不其然,陈建军的回答十分有效果,毒贩冯育焕开始相信陈建军这位“广东老板”。冯育焕见钱眼开,赶忙毕恭毕敬地邀请陈建军进屋详谈。

陈建军见状来到毒贩家中,他进门后四处观察,只有门口有两名安保人员,整个屋内就自己和冯育焕。

陈建军为让冯育焕更加相信自己,从一个小盒中,拿出一根古巴雪茄自顾自的点燃,随后满脸随意的说道:“快点开始吧,把货拿出来验一下。”

冯育焕拍了拍手,一个满身纹身的光头男子,从暗处走出,手中端着一个盒子来到他们俩面前。冯育焕见他放下盒子后点了点头说道:“家里只有这些,你验一下。如果可以,我们就谈一谈价格之类的。”

陈建军凭借多年的缉毒经验,一眼看出这些正是毒品。他看到这些毒品时,本想现在就控制现场。但细想,就桌上这些毒品不会将他这种大毒贩判处多久,便与冯育焕商谈明日交易地点,以及毒品价格和数量。

第二天,他们如约而至,可冯育焕并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到达之后,警方已经将交易地点包围的水泄不通。双方交易时,公安突然出现,陈建军所伪装的“广东老板”为避免出现意外,与冯育焕一并抓住,带回公安局审问。

缉毒警察审讯“广东老板”说道:“你给我老实交代,毒品放在哪里了。”只见他从现场带回的麻袋中抓出一些草果,说道:“警官冤枉啊,我只是从广东过来买香料的。”审讯的警官瞬间明白陈建军的意思。随后便将整个麻袋一倒,其中除了一些香料之外,还有许多毒品。毒贩冯育焕证据确凿,被警方抓获。

就这样他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卧底任务。这次任务处处充满危险,但他凭借自身的冷静和聪明才智,完美的完成任务。很快他的第二次任务来临。

年,陈建军和他的战友戚砚明费尽心思,伪装成回民老板,打入以周荣云为首的特大贩毒集团。

周荣云与冯育焕相比,更加谨慎。而且周荣还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但凡陈建军他们漏出一点马脚,第二天可能就会被他们暗地杀害。陈建军他们在与周荣云取得联系后,周荣云对他们十分警觉,反反复复地考察了陈建军他们多次,都被他们的机智逃过一劫。

经过多次考验之后,周荣云他们对陈建军他们还未放下警戒。

一次吃饭的时候,周荣云邀请陈建军他们前来赴约商谈,陈建军两人得知这个消息,以为机会来到。他们先向上级汇报这件事情,让部队做好抓捕准备。他们来到与周荣云约定的地点,只见周荣云早早就到此,并将菜都点好了。

待众人坐下后,周荣云突然夹了块猪肉放到陈建军的碗中,并说道:“兄弟,多吃点,我看你都瘦了。”

陈建军见状怒目圆睁,站起来将自己的碗摔碎,并大声说道:“荣云,你这是什么意思?让我背叛祖训吗?”

周荣云见状赶忙起身安慰陈建军:“别冲动,我忘记你是回族了,兄弟喝一个,给你赔个不是。”原来这时陈建军演出来让周荣云看的,因为他伪装的是平远街一个回族老板。

陈建军生气地坐下,周荣云满脸笑容地向陈建军询问,平远街那边的生意情况,看看给你多少货合适。陈建军简单地向他说了一下平远街的生意。两人在商量数量后,开始商量交易地点。

周荣云接连变换交易地点,彻底点燃陈建军的脾气,他怒火中烧,说道:“你觉得这样很好玩是吧?你的货我不要了。”便起身离开。

而陪同陈建军一同前来的戚砚明,瞬间明白陈建军的意思,在陈建军离开后,对周荣云他们说道:“你们见谅,我们老板脾气不太好,如果你们要是觉得咱们的生意能做,就带货来珠街详谈,那我就不打扰各位吃饭了。”

他们两人走后,留在桌子上的几人,满脸懵。只有周荣云满脸阴沉,因为飞到嘴里的鸭子,又飞走了,怎么能不生气呢。

想必当时陈建军在离开的时候,就猜测到周荣云的心理,一定是不想放弃这个赚大钱的机会,便放长线钓鱼。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周荣云派人前往珠街向陈建军两人,说道:“我们把你们需要的货运出来了,不过我们老大说需要去外面交易。”

这突然的变卦,让他们早已准备好的计划彻底打乱。而且周荣云的小跟班一直在旁,陈建军两人也没办法向外传递信息,就这样他们俩跟随跟班来到新交易地点。

这一路,陈建军和戚砚明并未慌张,一直在冷静地思考解决办法。他们思索良久,一直来到交易地点。

陈建军两人来到交易地发现,是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地方,他们瞬间有了想法。陈建军向周荣云说道:“这样吧,我看你们这么多人,为保证我们的安全,我们把钱放在深处一点,以避免在被你们黑吃黑了。”

周荣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陈建军让戚砚明把钱扔到深处,而他们二人趁周荣云他们捡钱的时候,占据对自己有利的位置,拿出他们随身携带的手枪,威胁毒贩:“都不许动,我们是警察。”

只见周荣云几人连钱的不敢再捡了,立马老实地蹲在地上。之后,陈建军两人用对讲机,呼叫警方大部队。

警方赶到后,成功活捉以周荣云为首的贩毒头目,并当场缴获鸦片两。

陈建军两人,好在有惊无险的完成任务。他之后的任务一次比一次危险,他在任务中,舍身忘死甚至是自己的女儿发高烧也不回家照看。

年12月,他在执行一次伪装任务,已经打入毒贩集团,只剩下当场抓获了。这时他来领导这里汇报任务时,领导对他说道:“你的女儿发高烧了,好几天了,你的妻子也因为照顾女儿累的卧床不起,你要不回家看看母女二人吧。”

陈建军听闻后,心中也是十分着急,可自己正在执行的任务,正处于最关键的时期,如果我回家了,这个任务就算是失败了。他冷静下来后思索片刻,决定还是先把这个案子完成。他对领导说:“我自家的事情是小事,为民除害才是大事,我还是先完成这次的任务,再回家照看他们吧。”

陈建军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真是让人感动,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就他在年到年这两年时间里,在岗位执行任务次数,多达百次,其中潜入毒贩窝点打击24次,并当场活捉毒贩19人,共计缴获鸦片一千多两。

不幸的是,在一次任务中,意外频发,他不幸中弹身亡。

年12月13日,陈建军刚从公安局开完会,在家中吃过晚饭后。接到上级的紧急任务,连招呼都未招呼,便匆匆出门。原来是砚山县当地,大毒贩冯德国手中有一批货着急出手。上级鉴于陈建军之前的任务表现,还是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由他来完成。

陈建军使用的还是老套路,他首先来到旅馆与冯德国碰面。他们两人在简单接触后,便决定交易。

冯德国小心的说道:“老板,我手里的货都在家中,咱们的交易地点就约定在我家吧。而且我那一块也比较安全,事成之后我派人送你回来,你看如何?”

陈建军明白冯德国手中的货是着急出手,就算是自己换地址他也会来的。于是他便向冯德国说道:“如果你觉得咱们可以交易,明天就带货来珠街找我。”随后陈建军便起身离开。

15日早上,他与自己的同事来到珠街,等到毒贩自投罗网。但意外发生,冯德国的马仔陶顺明,找到陈建军后,对他说道:“老板,这里感觉不是很安全,咱们去附近的村子中交易吧。”

陈建军听过后,小心的四处观望,发现周边并没有隐藏的同事,再加毒贩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也不能向外传递信息。他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片刻之后,他在内心下定决心,自己前往。就这样他孤身一人,跟随陶顺明来到曙光乡某个村落。

冯德华让自己的家人和陶顺明守在门外,以防发生意外。陈建军与冯德华来到二楼进行交易,在冯德华称重毒品时,陈建军认为时机成熟,从内兜口袋掏出随身携带的枪械向二楼楼顶连开两枪说道:“不许动,我是警察,快点抱头蹲下。”

但冯德华十分狡诈,趁陈建军没有注意,便跑到楼下。见状,陈建军赶忙向楼下追去。没曾想到,毒贩陶顺明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火药枪,也来到楼梯口,与陈建军撞了个满怀,两人几乎同时开枪,陈建军将陶顺明一枪毙命,但陶顺明临死前也打中陈建军的右腹,他强忍着剧烈的疼痛向门口走去。

这时冯德国手持棍棒出现在他的面前,将受伤的陈建军一击击倒。冯德国的家人也手持棍棒向陈建军围了过去,一次又一次的砸向剧烈挣扎的陈建军身上。就这样年仅25岁的陈建军壮烈牺牲。

由于当时的极端天气,警察赶到后,同事发现陈建军的遗体上布满白霜。手上的枪械早已被毒贩冯德国拿走,但陈建军的右手还是握枪的姿势。一个年纪轻轻的缉毒警察,便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当时陈建军牺牲时,自己的女儿仅仅1岁半,家中顶梁柱撒手人寰,只留下这对可怜的母女独自生活。

不过好在,云南政府对烈士子女伸出援助之手,每年都会发放抚恤金和生活补贴,他的女儿也健康的长大成人。而且他的精神深深感染了自己的二弟和四弟,他们两人毕业之后,相继成为光荣的人民警察,继续与罪恶份子战斗。

直到现在,社会的阴暗面还有毒品的存在,而我们可爱的缉毒警察还在为人民健康生活所努力。我们向这样的民族英雄致敬!

缉毒警察是最危险的职务,他们为了祖国人民平安幸福的生活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致敬英雄!祈祷每次任务都能平安归来。

本期内容到此结束,如果您喜欢,别忘记点赞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