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直过民族妇女的金钱观变化从不 [复制链接]

1#

云南省是中国“直过民族”

最主要的聚居区

共有拉祜族、独龙族、德昂族、

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

傈僳族、佤族等9个“直过民族”

分布在云南省13个州市的个行政村

受文化习俗、生产生活方式、

社会发育等因素影响

“直过民族”总人口中

绝对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较高

图为怒江洲风光

为了助力“直过民族”脱贫

近年来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探索整乡建档、整族授信等方式

帮助“直过民族”同胞实现

从不懂金融服务

到接纳金融服务

再到充分运用金融服务

的“三级连跳”

图为怒江洲风光

40年前,在地处中缅滇藏结合部的怒江大峡谷内,银行或储蓄所算是“稀罕之物”,习惯物物交换的怒族居民思燕一家,也完全没有钱的概念;40年后的今天,思燕所在村中就有金融服务网点,为扩大客栈规模,她一口气贷款50万元(人民币,下同)。

怒族是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之一,思燕“金钱观”的变化,折射出“直过民族”前进的一大步。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是全国唯一的怒族乡,是怒族的主要聚居地,怒族群众占总人口的比重达98%。今年40岁的思燕,是匹河乡老姆登村的一名怒族妇女。她在村里经营一家民宿。为了提升改造民宿,不久前,她向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50万元。

这在过去,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图为怒江州风光

思燕解释,以前,怒族都是以物换物,完全没有货币和存钱的概念。后来知道钱是什么了,因为穷也没钱可存,更别说贷款去做点什么。

思燕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她拥有人生第一张银行卡时的情景。“年,在昆明当保姆的我,办了第一张银行卡,老担心卡上的钱会不见,完全没有现金踏实。”思燕说。

年,思燕回到老家经营民宿,建设首批6间房,共花了8万元。这里面,除了她自己的3万元外,全是亲友零零散散凑出来的。

“没想过贷款。一是因为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抵押,贷不到款;另一方面也担心还不上,不敢贷。”思燕称。

后来,随着来老姆登的游客越来越多,当地农村信用社向村民们推出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的农旅贷项目。思燕作为首批“吃螃蟹者”试贷5万元,为民宿加盖洗澡间。两年后,她就成功还上这5万元,再次贷款20万元用于扩大民宿规模。

图为思燕及其他怒族民众授信现场

在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体系中,信贷资金是水、服务网络就是管网,信用体系建设则决定着资金的流向和速度。今年4月,为助推“直过民族”脱贫“摘帽”,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启动“怒族整族授信”工作,工作人员完成经济档案收集后,对当地民众进行评级授信。思燕被授信50万元,她拿这笔钱翻新民宿。

在匹河乡,像思燕一样尝到金融服务甜头的怒族乡亲还有很多:经营客栈的陈玉珍需要周转资金,获得农信社15万元贷款支持;安敏英扩建民宿,也获得农信社30万元信用贷款……

“截至5月18日,我们已建立怒族农户信息档案户,占可统计怒族农户的97.96%;共计授信金额万元,户均授信3.87万元。”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李梅称,整族授信,让怒族民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备用金”。一次核定后,他们可以随用随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图为怒江州风光

记者了解到,更早前,云南农信还完成对独龙族的整族授信工作。自年4月“独龙江乡整乡建档独龙族整族授信”工作开展以来至今年4月末,云南农信独龙江信用社共为独龙族民众开立个人账户户,网银账户户,手机银行账户户,存款余额万元,累计为独龙族群众发放贷款笔万元。如今,独龙族群众都有了自己的“信用身份证”,在独龙江大峡谷内,草果、重楼、羊肚菌、独龙牛、独龙鸡等特色产业已开花结果。

“从不懂金融服务,到接纳金融服务,再到今天的熟练运用金融服务,大家实现了‘三级连跳’。”一位少数民族干部如是评价整族授信带给“直过民族”的变化。

图为思燕经营的客栈

刚刚被授信50万元的思燕,有了资金支持,将民宿规模扩大一倍。“完全不担心还不上贷款,因为有信心发展得更好。”站在新翻修的院子里,思燕说。

图为思燕经营的客栈外景

从她家院子望出去,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怒江大峡谷的风光尽收眼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