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大兴地镇自扁王基村的祝荣新在上高中时成绩优异,却因家庭贫困无法继续求学,只能含泪告别学校。敢想敢干的祝荣新选择了创业,他通过多年打拼,成为当地先富裕起来的那一批人。
按照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和国资委的统一部署,由中交集团助力云南怒江州泸水、兰坪、福贡、贡山县和新疆英吉沙县脱贫摘帽,推动这5个县(市)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在开展对口扶贫工作中,中交集团一直注重发挥当地先富起来村民的示范带动作用,调动更多贫困村民的内生动力。年,中交集团派驻怒江挂职干部王慧奇来到自扁王基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把实现“先富带动后富”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经过多番调研,中交集团与泸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怒江两岸尝试火龙果种植开展产业扶贫。在调研中,王慧奇发现村里的年轻人祝荣新有想法、做事踏实、责任心强,关键是还有创业致富的经历。于是,王慧奇希望祝荣新能够做村里的脱贫带头人。
带头人可不是只有个名号,而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这让祝荣新有了顾虑。经过王慧奇多次走访劝说,祝荣新终于同意加入到火龙果种植产业中,他拿出做生意积攒的资金投到中交集团帮扶建设的火龙果种植合作社里,并成为合作社负责人。从此以后,王慧奇和祝荣新就开始为火龙果种植事业日夜操劳。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王慧奇带着祝荣新四处调研,足迹几乎踏遍整个云南。最终,经过考察后他们选定云南瑞丽的“紫红”品种。“紫红”火龙果糖分高,口感好,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市场前景看好。可问题也来了,普通火龙果苗可以免费得到,但“紫红”种苗却需要购买,仅前期投入就要20万元,这笔“巨款”几乎是祝荣新的全部家当。
王慧奇建议祝荣新采用参股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合作社所获利润按股份分配,祝荣新股份占35%,合作社建档立卡户占65%,由中交集团提供帮扶资金。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一开始就吸纳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94人。
资金有了,更头疼的是缺乏种植技术。关键时刻,王慧奇找来了技术专家,保山市潞江一个火龙果种植基地的负责人杨师傅愿意无偿提供技术支持。“杨师傅给我们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王书记还邀请其他专家来进行技术指导。有了技术保障,我们的火龙果长得又大又红。”祝荣新说。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期60亩火龙果有了不错的收成,而且还供不应求,年让3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元。看着村民们收获的喜悦,祝荣新信心更足了,暗暗发誓要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彻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年3月,中交集团派驻怒江挂职干部王永刚接力王慧奇,继续帮扶祝荣新的生产合作社。在王永刚看来,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祝荣新需要走出去系统学习火龙果的种植和管理。王永刚与祝荣新商量,“广西的很多种植大户都是管理上千亩面积,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进行科学管理。”于是,祝荣新去了珠海和广西取经。
如今,火龙果产业和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壮大,基地由最初的60亩扩建到目前的多亩,未来计划再扩建亩。年,火龙果种植实现利润22万元,惠及贫困户户人。年,合作社计划对现有火龙果树进行补光技术改造,提升火龙果品质,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发展壮大自扁王基村火龙果产业。
除了火龙果种植,祝荣新还把合作社模式扩展到其他产业。年3月,祝荣新成立了怒江乡味经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草果、蜂蜜、石斛、核桃、火龙果、羊肚菌等当地农副特产。两年来,他全力帮助乡亲们销售农副特产,销售蜂蜜60万元、核桃油30万元、石斛8万元、草果10万元、羊肚菌70万元。今年4月,他的这些农产品登上了中交集团云商超市,开始做起了电商生意,“下一步我还计划再多铺些货,扩宽些渠道,再尝试把直播做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我们家乡的变化。”祝荣新的创业路驶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道”。
年5月25日,在中交集团的多方联系下,祝荣新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手挽手”精准扶贫、央企在行动节目,积极宣传怒江品牌和怒江绿色产业发展战略,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