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鹿茸的多样性与多功效从古代到现代的药用价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

鹿茸,这一源自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带茸毛的幼角,被誉为名贵中药材。其成分丰富,包含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其中氨基酸占比高达一半以上。在古代,医家们深信鹿之精气凝聚于其角,而鹿茸作为角的嫩芽,蕴含了完整而未散发的精气,因此具有强大的补阳益血功效。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是盛赞鹿茸能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

鹿,这一我国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在历史文献中早有“鹿身百宝”之说,象征着灵丹妙药。据《本草纲目》记载,鹿的各个部位如鹿茸、鹿角等均可入药,拥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为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可能。而其中,鹿茸更是被誉为“宝中之宝”。

炮制鹿茸的步骤如下:

首先,用40℃左右的2%碱水洗刷新收取的鲜茸,目的是去除油污、血渍等脏物,同时增强茸皮表面的通透性,便于后续的脱水干燥。

接着,将面粉均匀撒在锯口上,用00W的电烙铁封住锯口。

之后,将鹿茸锯口朝下放入冷藏箱内,注意茸间要用纸隔开,以防冻后粘连和产生压痕。在-5℃至-20℃的温度下进行冷冻,直至鹿茸完全冻透。

接下来,进行解冻干燥。将冷冻的鹿茸取出后直接平放在预热的烘干箱托茸架上,注意鹿茸之间不要堆放。烘干箱内温度先设定为40℃,持续2小时进行解冻;然后升温至50℃,再持续小时;接着升温至60℃,继续解冻小时。在此过程中,不能中断加热,否则会造成茸皮和髓质部分离。

之后,烘干箱设定温度为70℃,烘干时间为8小时,期间每2小时翻动一次鹿茸。烘干完成后,将鹿茸送入风干室进行冷凉风干2小时。之后再次加热烘干0小时,期间同样每2小时翻动一次鹿茸,直至鹿茸达到标准含水量。

最后,将鹿茸从烘干箱内取出后送入风干室挂起风干,并每天烫煮一次茸头。烫煮的标准是茸头由硬变软再变硬,富有弹性为止。经过这一系列工序后,鹿茸从解冻到加工成标准含水量的过程大约需要5天左右。这种冷冻干燥的方法加工出的鹿茸,干茸与鲜茸之比约为:5,且干茸形态完好,内部含血充分且分布均匀,茸头饱满且无破皮现象。

鹿茸的性味为甘咸,性温。

在《本经》中记载其味道甘甜,性质温热。而《别录》则提到其带有微酸,但性质依然温和且无毒。根据《本草蒙筌》的描述,鹿茸的味道甘咸,性质温热且无毒。

归经:

鹿茸的归经主要入肝、肾经,这一点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得到了确认,指出其特别入肾经。同时,《本草经巯》进一步阐明,鹿茸还入手厥阴、少阴,足少阴、厥阴经,显示出其广泛的经络作用。

功效:

《中药大辞典》记载,鹿茸能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对于虚劳羸瘦、精神倦乏以及子宫虚冷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中药学》进一步指出,现代医学研究从鹿茸中分离出多种有效成分,包括雌二醇、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以及维生素A、脑素等,同时富含6种氨基酸,显示出其强大的药用价值。

此外,《本经》中提到鹿茸可治疗漏下恶血、寒热惊痫,并有益气强志的功效。而《别录》则详细列举了鹿茸在治疗虚劳、羸瘦、四肢酸疼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药性论》进一步阐明,鹿茸对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同时也可用于治疗女子崩中漏血等问题。此外,它还能治疗赤白带下等妇科问题。

《日华子本草》中提到,鹿茸可以补虚羸、壮筋骨,对于破瘀血、安胎下气等问题也有很好的疗效。而《纲目》则总结了鹿茸在生精补髓、养血益阳以及治疗虚损、耳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应用:

对于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等症状,可以采用鹿茸配合当归进行治疗。将鹿茸和当归分别酒浸后,研成细末,再以煮乌梅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时用米饮送服,出自《济生方》的黑丸方剂。

若出现精血俱虚、营卫耗损等问题,可尝试鹿茸与附子搭配。将鹿茸酒蒸、附子炮制后,细切并分作四付。每付以水二盏、生姜十片煎煮至八分,去渣后温服,出自《世医得效方》的茸附汤。

对于虚弱阳事不举、面色不明、小便频数等症状,可选用鹿茸酒进行调理。以生薄绢裹鹿茸切片,用酒浸七日后饮用,每日三盏。酒尽后,将鹿茸焙干留为补药用,出自《普济方》的鹿茸酒方。

此外,鹿茸还可用于治疗眩晕、湿久不治等病症。对于眩晕之症,可用鹿茸配无灰酒煎煮后服用;而湿久不治则可用鹿茸配附子、草果等药材进行治疗,出自《证治要诀》和《温病条辨》的方剂。

同时,鹿茸在妇科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如治疗崩中漏下、赤白不止等问题,可用鹿茸配桑耳进行醋渍后服用;对于室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的症状,则可用鹿茸配白敛、金毛狗脊等药材进行治疗,出自《千金方》和《济生方》的方剂。

此外,鹿茸还可用于治疗尿血等症状,常与当归、干地黄等药材搭配使用。上五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忌芜荑。此方专为治疗下痢危困而设。其中,麝香半钱,别研后临时加入,与鹿茸一两(酥炙)一同捣筛为散。服用时,以灯心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时用米饮送服。

此外,鹿茸还可泡制药茶、含化嚼食或煎煮药粥,方法多样,且各有其独特的功效。作为保健药茶饮用,单味鹿茸约服食3~5克为宜,可采用隔日饮用法。含化嚼食则更为便捷,只需将鹿茸片装入干净瓶中,随用随取,每次以一二片合于舌下,借助唾液的湿润将其泡透后吞咽津液。而煎煮药粥则是一种更为理想的食疗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人参、鹿茸为主,配合其他滋补性药物与米谷同煮为粥,进补服食。一种是将人参或鹿茸的薄片与粳米一同煎煮,熬成粥后食用,并将参、茸的残渣一同吞服。

另一种方法是将人参或鹿茸加工成粉末,在清晨或晚上喝粥时,加入少许粉末搅拌均匀后饮用。每克鹿茸粉可分成2~3次服用。

此外,药酒也是一种常见的进补方式。药酒采用50~70度的白酒作为溶剂,浸泡药物后制成。内服药酒时,可以加入糖或蜂蜜调味。药酒具有通血脉、养脾气、厚肠胃等功效,而且制作简便,深受人们喜爱。

自己制作药酒时,将鹿茸或其他药物放入瓶中,加入适量白酒密封贮存,每隔几天晃动一下酒瓶,使其充分浸泡。一般浸泡半个月后即可饮用,根据个人酒量每次饮用0~50毫升不等。

另外,散剂吞服也是一种常见的进补方式。将鹿茸烘干后加工成粉末状,或购买现成的鹿茸粉装入胶囊中,每次服用~2粒即可。

此外,药膳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药膳结合药物和食品,通过烹调加工成美味可口的食物,既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又美味可口。在药膳中,药物和食品相互搭配,取长补短,达到食养与食疗的最佳效果。药膳调食,这一古已有之的食疗方法,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仍为众多家庭所采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