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料的历史上,完全是因为佛教的原因,它才会传入我们国家的,这在香料的历史上是十分稀少的,而今天聊的这种香料,它进入我们国家却完完全全是因为佛教的原因。
这种香料它原产于非洲大陆,却在印度被人们广为熟知,为什么会这样呢?众所周知,在印度佛教的发展十分迅猛,而这种香料它的果肉具有为佛像去铜锈的效果,从而让佛像得以保持表面金光闪闪的样子,于是它被印度的僧侣们引入种子,广泛的种植在了寺庙的周围。随着印度佛教影响力的扩展,周围的国家在引入佛教的时候,他们也将这种有着特殊效果的植物引入,它也是这样被传入了我们中国。
传入我们国家之后,它有着不少名称,如酸梅、酸角、酸豆和木罕等,不仅在我国有着不同称谓,在东南亚的国家中,它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如酸夹、甜角、阿参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八十年代之后才改变,之后人们开始对它有了较为统一的称呼‘罗望子’。
十分有趣,让罗望子得以传播的是印度,而让罗望子成为一种香料的也是印度。印度人最早便将罗望子的酸甜和辣椒结合,成功用罗望子来调味辣椒,使得辣度醇厚,还创造出来著名的酸辣酱。不仅的是酸辣酱,著名的沙茶酱,新加坡人在创造它的时候,也是在南姜、虾糕、辣椒和姜黄等香料的基础上加入了罗望子来调味。在我们国家之中,也有使用罗望子搭配八角、小茴香、丁香、草果来搭配大红浙醋制作酸味酱汁的。就这样不知不觉之中,罗望子完成了它作为香料的身份转变,成为了香料之中著名的酸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