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深入大山深谷、世居部落、遥远边陲
年《凤凰大视野》节目组历时两月
探访云南山地十个直过民族
记录脱贫攻坚中少数人的身影
曾经的猎人、工匠、茶农、祭师、山民
如何一跃千年改写生活
大山大河歌声相伴
追逐梦想永不停步
这就是十集纪录片
《阳光闪耀人类童年——直过民族脱贫纪事》
想要讲述的故事
基诺族
全国第一批三个整族脱贫的直过民族之一
基诺族
跟别的少数民族相比
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的基诺族并没有任何特别的优势
同样是交通僻远、信息闭塞、观念落后
但他们在短短的几年里
旧貌换新颜
西双版纳基诺乡
基诺族老人白蜡先,让在基诺山中消失许久的基诺大鼓重见天日,坚持最传统的制作方式和技巧,带领村寨的群众们通过基诺族的民族文化脱贫致富,并将基诺族文化推向更大的世界。
基诺大鼓舞传承人白腊先
同是基诺族大鼓舞传承人的何桂英,年轻时因声音甜美,长相俊俏而在当地小有名气。随着年纪的增大,失去了歌喉优势的这位百灵鸟,带领姐妹们发展民族服装,建立合作社,让基诺族的歌声伴着制作的民族服饰一起飞出大山。
基诺族大鼓舞
年轻人白春国学成之后返回家乡,利用自己学到的农业知识,带领村民发展茶叶、橡胶脱贫致富。如今的基诺山通过发展旅游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同时又利用本地的特色种植,将生意做得越来越远。
基诺乡小普希村
曾经基诺族传统的手艺和文化,以新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最后一个定族的基诺族,走在了脱贫致富的最前列。漫山遍野的茶树、橡胶让基诺族人走出山林。山寨中坚定响亮的鼓声,是基诺族人们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的决心。靠着勤劳的双手,基诺族人的生活就如砍刀布般,明亮美丽。
独龙族
独龙族曾经因纹面女而声名在外
他们所生活的独龙江地区
算得上少有的人间秘境
独龙族纹面女肯国芳老人
作为比较典型的直过民族,独龙族年之前,还处于半原始社会,到年便实现了整族脱贫,带着种种好奇我们来到这里,不曾想在这里经历了唯一一次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的拍摄,因为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打断了原有的计划,摄制组与四百多名游客一起困在独龙江14天。
在这场围困里,我们见证了诸多意外,收获了不少感受。特别的经历给予我们强烈的提醒,独龙江的脱贫似乎比别处更不容易。
独龙江人以前过江的吊桥
真正到了独龙江,便彻底理解了曾经贫困的原因,想出去没有道路,想学习没有学校,想种植庄稼连块像样的平地都没有,综合的原因致使这里的人们在千百年来固守大山,也困守大山。年开始,贡山县城到独龙江的公路开修,80公里的路程花了十年才真正通车,也是在公路开通之后,独龙江的面貌才真正的展露在世人面前。
独龙江如今的安居房
政府给修了路,也给搬了家,接下来独龙江人又通过种植草果,逐渐提高了收入,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草果花,成熟后用作烹饪调料
独龙江的灾情,后来通过各大媒体报道为人所知,作为这次灾情的亲历者,我们目睹了独龙江乡政府所有人员的表现,一个最基层的单位,在突发的危机面前,他们尽力做到了冷静、有序、周全。高德荣、余金成、孔玉才作为当地父母官,表现了不凡的魄力,在道路疏通离开的时候,他们获得了游客们的赞赏。
独龙江泥石流救灾现场
去年独龙族成为中国第一个脱贫的直过民族,今年独龙江乡成为云南第一个开通5G的乡镇,这里面有政府的偏爱,更是他们努力赢来的奖励。
拉祜族
云南的双江县
是中国名字最长的县
全称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名字中有四个主要少数民族
前三个都是直过民族
直过民族是指在中国解放之前还处于半原始社会
解放后一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
小户赛全貌
云南的双江县的拉祜族寨子,我们见到了几个有意思的人。双江县最有名的物产是茶叶,茶叶里身价最高的是冰岛茶,在冰岛寨旁边的一个村庄小户赛,仅仅几里之隔,这里的茶只有几十元一斤,种茶大户铁扎迫却带领着村民们,拖过自己的努力打通了一条通往外界的致富茶叶路。
铁扎迫在茶园
另外一个拉祜族兄弟张文华从自己的爱好出发,成立乐队,白手起家,率先脱贫,如今的事业所成的他,再次组建起年轻时的乐队,和朋友们一起为新生活而歌。
张文华和乐队的朋友
还有一位女性
杨国美
她是心思活络的领头羊式人物
以自身榜样带动村民一起脱离贫困
杨国美指导农户
如今铁扎迫勤勉的做着老祖先留下的茶叶,张文华和乐队的兄弟们则无忧的高唱着生活中的欢喜。女汉子一样的杨国美,让拉祜族人的生活就像她们种植的豌豆一样丰满。
景颇族
景颇族是中国的直过民族之一
解放以前一直过着半原始社会的生活
解放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跃千年
甚至十年前
在瑞丽市勐休乡户瓦村这个景颇族山寨
这里的人家大都只有一间茅草屋隔成两半
里面的一间是卧室
全家住在一张竹子搭的床上
外面是吃饭的伙房中间只有一口锅
家里没有其他电器
全村一共人,有位是贫困人口
户瓦山寨的大门具有浓厚的景颇特色
吸引我们来到瑞丽的人叫段必清,曾经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的叙事里,他似乎是个接受过很多采访的“名人”。
城里来的大学生村官段必清干起了土鸡养殖
在带着疑问的探访过程中,我们又遇到了另外两位景颇族汉子:岳保林和麻买。岳保林,2年前从寨子里走出,来到边境之城瑞丽谋求新生活。
岳保林在工作台前做玉石开窗工作
麻买,世代生活在村寨里,近年却依靠自己的本事改变了生活。
麻买和妻子在地里面摘柠檬
景颇族的故事,我们选择了离传统更远的人物,段必清坚守农村,从小事中谋大发展,岳保林离开故乡,走进繁华市井,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他的故事跟大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没有任何区别。而对于麻买来说,柠檬是他的幸运果,小货车则把他的小家带向更远的地方。
岳保林坚持每天跑步
景颇族把自己称作“太阳的子孙”,积极乐观,充满热情,这何尝不是你我每个人,在追求小确幸时的法宝。
傈僳族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52万人口中超过90%是少数民族
其中傈僳族又占了少数民族的一半以上
所以在怒江脱贫故事里
少不了傈僳族的身影
刚到怒江我们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怒江泸水全貌
8年前,一位傈僳族的小学老师,看着孩子们贫苦的生活,无法继续学业,内心着急又深感无力。通过互联网,他认识了一个网友,带来了一个至今还在继续的助学项目,为泸水多个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提供帮助,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胡丁与龙塘完小的学生
教师的经历让胡丁深深的感受到贫穷是对傈僳族人的走出大山最大的制约,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和傈僳族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辞去教师工作的胡丁来到泸水市人社局工作,胡丁成了一名扶贫宣讲员。
胡丁工作日常
在他的努力工作和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傈僳族人走出了大山,学习、务工、创业,如今的傈僳族人已不同以往,他们的生活也如怒江水一般滚滚向前。
外出务工动员会
如今,傈僳族人胡丁的身影,穿梭在大山和城市之前,学校和单位之间,怒江和珠海之间。而他,仅仅是浩荡的扶贫队伍中小小的一个代表,但就是像他这些无数的点滴,用尽自己的点滴之力,才得以汇聚成这股蔚为壮观的扶贫浪潮。
编辑:珍妮、马马晋、栗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