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元1碗这一碗草粿,让无数潮安区城人找 [复制链接]

1#

梁实秋先生曾说,“食物里往往蕴含着最鲜活的记忆”。

据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草粿草全身可药用;性甘凉,内服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有助治疗跌打肿痛、感冒、糖尿病等症。

用草粿草制成的草粿,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是一种高钾低纳的绿色健康食材,吃起来带着一丝苦味,还有一丝的草药味,朴实无华却又口感独特,是一款具有潮州风味的夏日小食。

虽然如今各种网红冷饮遍地,我还是十分挂念老姨那一碗”实惠"草粿。

老姨在潮安区城附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爱。上了年纪的老姨,卖草粿已经有二三十年了。

她戴着茶色墨镜,踩着一辆三轮车,经常停留在人民公园附近的某一个十字路口,亦或刘陇村某一处民宅的巷头,一手执青花瓷碗,一手拿铲草粿的大铁勺,“叮叮咚咚”地不停地敲打着招来生意,那声音清脆得宛如银铃。

老姨执拗地坚持传统技法,用草粿草的干枝加水用心熬煮,煎取药液,滤汁去渣,加入适量薯粉,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滚之后,盛于陶钵冷凝成膏状,即成为黑色晶莹的草粿。

她的草粿是远近出名的“到工”,爽滑清甘,味道特别正宗。现在市面上一碗草粿大约是3-4元钱,物价飞涨的今天,老姨还仍坚持卖1元1碗!

因此她拥有一批追随多年的忠实食客,于是老姨的草粿总是早早就卖光,一天能卖碗左右。

毕竟啊,老姨的草粿既保证了草粿质量,又做到价格亲民,生意兴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潮汕民间有流传着:“草粿煮熟,天时变局”、“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三四卖杨梅、五六食草粿”等民谣。

潮汕暑热湿气交蒸,环境湿热,气候多变。到了挥汗如雨、渴热难耐的闷热夏天,如果不吃上一份草粿,总难免感到缺憾。

但无论围着多少人在买,老姨都从容不迫地用勺子从表面一层层划起草粿,割开来舀到碗里,再撒上细白糖,这样一层草粿一层糖粉地装入塑料袋套着的碗中,为的是“不用洗碗“,方便卖家带回家中和家人一起享用。

潮州有一句流传最广的俗语:“别人草粿别人糖。”老姨舀草粿时,最后总会被要求在最上面再撒上多点白砂糖,“老姨,再加勺糖”,这样吃起来胜似是喝一股清甘的山泉水。

凝好的草粿冒着些许热气,乌黑晶莹,形似龟苓膏,不用勺子,端起碗即可开始沿着碗沿嗞溜,入口恍然一瞬间就回到了童年。

老人奴仔都好食,消暑凉肠,也不伤胃。

“一花一叶皆有情,一茶一饭过一生。”味觉的记忆常常会勾勒出乡愁的味道。

车马很慢,关于童年的美好,很多都是从“奴啊,来吃”开始!

满满的一碗草粿,三两口囫囵下肚,身心透凉,滋味无穷。

于炎炎夏日中,细腻嫩滑的草粿“滑”进喉底,仿佛在舌尖起舞,唇齿间满是独特的清香,令人倍感酣畅淋漓。

那股清甜香气,赶走了暑气,带来了凉意,事毕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我是墨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