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药材市场放开以来,药市行情跌宕起伏,暴涨暴跌的品种此消彼涨。那么,近几年和当前有哪些药材品种出现了大涨大落,又有哪些品种面临或即将面临烂市行情。导致这些药材价格涨落和烂市的原因有哪些?今后中药材走势将如何?
一,近几年涨幅较大的药材品种有
回顾近几年药市行情,有不少药材价格涨幅较大,如:
三七,众所周知,年三七价格涨至元(头)高价(涨价前年65元),年回落到元,年再次高升至元左右,目前市场价格元左右。
近几年涨幅较大的药材品种还有:
酸枣仁,年元,目前市场价元;
金银花,年75元,目前市场价元;
南五味,年20元,目前市场价72元;
秦艽(云南),年18元,目前市场价元。
另外还有一些野生品种涨幅较大
九香虫,年元,目前市场价元;
冰球子,年元,目前市场价元;
毛慈姑,年元,目前市场价0元;
牛虻虫,年元,目前市场价元;
苍术(光),年48元,目前市场价元;
广豆根,年元,目前市场价元。二,跌幅较大的药材品种有
吴茱萸(中花),年元,目前市场价元;
蔓荆子,年元,目前市场价90元;
草果,年元,目前市场价46元;
白胡椒,年91元,目前市场价36元;
覆盆子,年元,目前市场价63元。
三,面临烂市或即将面临烂市的品种
白芍,生长4-5年,亩收入-0元,减去种植成本,年收益不足千元。牡丹皮,生长5-6年,亩收入-元,减去种植成本年收益只有几百元。
草决明,生长半年,亩收入元左右,减去种植成本,基本不挣钱。
丹参,种植投入0元(不含包地),收益0-1元。
原因:
造成以上药材价格大涨大落或烂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涨价的品种主要是多年低价,种植户收益降低,大面积调减生产,同时,频发的自然灾害,导致产量低,也是涨价的又一客观原因。近几年市场需求增加,也是拉动一些药材涨价的动力。
跌价药材主要是持续多年高价,激发药农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盲目扩大,造成生产过剩。
野生药材涨价的原因主要是在地资源不断萎缩,加上市场需求较前几年有所增加。四,未来中药材行情趋势发展
虽然目前不少家种药材价格出现了回落,但是,仍有不少品种价格处于中高价位,种植药材收益仍比种植粮食作物高,药农种药热情不减。同时,在土地流转及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种药浪潮仍一浪高过一浪。未来几年药材生产过剩依然严重,这将为药市复苏增加压力。
年版{{中国药典}}正是实施后,国家对药材质量监管更加趋紧。重金属、硫磺、农残、渗出物、灰分超标,有效含量低、形状不符等,使得一些质量达不到{{药典}}标准的,其销售将面临困境。
五,未来药市趋势展望
中药材价格有落就有涨,从历史行情变化中可以找到答案。没有只涨不落的行情,也没有只落不涨的品种,这是市场经济特点决定的。近两年不少家种药材因生产过剩,价格不断走低,药农已开始调减种植,这些药材未来几年有望率先吹响涨价的号角。
同时,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及大健康时代的推进,中药养生保健、饮片、破壁颗粒需求有望大增,种种利好将推动药市行情逐渐走向繁荣!
-END-
*文章均为药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戳此↓↓↓订阅最新价格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