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化湿草果 [复制链接]

1#
社群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700.html

草果(TsaokoFructus)

所属科属:姜科

拉丁学名:

Amomumtsao-koCrevostetLemaire

产地来源:

姜科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产于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炒焦或取草果仁姜炙用,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

燥湿温中,截疟除痰。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

功用阐述:

1、辛温燥烈,气味浓厚,其燥湿温中之力强于草豆蔻,用治寒湿偏盛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苔浊腻,常与吴茱萸、干姜、砂仁、半夏等药同用。

2、芳香辟浊,温脾燥湿,除痰截疟。多配常山、知母、槟榔等同用。治疗疟疾。

用法用量:

3~6g,煎服。

使用注意:

阴虚血燥者慎用。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含α-蒎烯和β蒎烯、1,8-桉油素、对-聚伞花素等。又含双环壬烷化合物、酚性化合物、淀粉、油脂及多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草果挥发油有抗菌作用,α-蒎烯和β-蒎烯有镇咳祛痰作用。1,8-桉油素有镇痛、解热、平喘等作用。β-蒎烯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