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匮要略蜀漆散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www.meitongbuy.com/

本文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每个人体质病情有异,切勿自行用药。

注意事项请参见:安全地使用中药

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

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

注:一方云母作云实。

蜀漆9克,云母9克,龙骨9克。

上3味,共为细末,每服3~6克,于发作前2小时服之,或为汤剂水煎服。

祛痰截疟,扶正助阳。

疟疾,寒多热少,发作有时,头项腰脊痛,无汗,脉弦滑。

本方为疟之寒多热少(牝疟)证治。

疟疾本是邪正交争,以恶寒、发热为主证,以休作有时为特征。在《素问·疟论》里有“……寒栗鼓颔,腰脊具痛,寒去则内外皆热……”之论述。但寒热二论,不是所有的疟疾千篇一律地出现,而是有轻重不同。

“疟多寒”是本方证之寒多热少,其因乃素有痰饮之故,阳气为阴邪所遏,不能外达于肌肉,病疟之后,其邪留于阴分者多,并于阳分者少,浊阴痰涎,深伏于内,从而出现之疟状为寒多热少,头项腰脊痛,无汗,脉弦而紧。故用本方祛痰截疟。

据此,本方主要作用应是涌吐疟痰,那么方中之云母的作用为何?综各家意见,云母在蜀漆散中具有扶正与驱邪的双重功能。据《千金翼方》用云母二两、常山一两捣筛为散,治痰饮头痛,往来寒热,云:“热汤服一方寸匕,吐之止,吐不尽更服”。蜀漆乃常山之苗,功效与常山相同,可知云母有助蜀漆涌吐痰饮之功。正如张路玉所云:“蜀浆性升,上涌顽痰最速,云母性温,开发阴邪最猛,二味相需,较之常山,阳起石更捷”。而尤在泾氏等则认为云母在此与龙骨相配,具有安正之功。尤氏云:“取云母龙骨者,以蜀漆上越之猛,恐并动心中之神与气也”。

方中蜀漆以如上述,乃常山之苗,功能祛痰截疟,涌吐痰浊,发越阳气,为治疟之主药,经实验证明较奎宁杀疟虫之效力高若干倍;龙骨镇静安神,固护神气,收敛津液,以制蜀漆上越猛悍之性;云母性温,祛痰化湿;浆水和胃,又助蜀漆以吐顽痰。四者相伍,共奏祛痰、助阳、截疟、散寒之功。

《金匮要略心典》曰:疟多寒者,非真寒也,阳气为痰所遏,不得外出肌表,而但内伏心间。心,牝脏也,故名牝疟。蜀漆能吐疟痰,痰去则阳伸而寒愈。取云母、龙骨者,以蜀漆上越之猛,恐并动心中之神与气也。(尤在泾)

《医门法律》曰:蜀漆,常山之苗。常山善吐,何以不用常山而用蜀漆?取苗性之轻扬者,入重阳之养,引拔其邪,合之龙骨镇心宁神。云母安脏补虚。(喻嘉言)

总之,本方为扶正助阳,祛痰截疟,治寒多热少之要方。

本方为治疟病常用方之一。方中蜀漆乃常山之幼苗,同常山一样,为治疗疟疾之专药,临证常被运用,效果十分显著。但须注意蜀漆之毒性,催吐作用比较强,服后容易引起恶心呕吐,伤及正气。所以临证运用时须要煎炙,且配伍和胃止呕,补益正气之味,如半夏、陈皮、甘草、*参等。服用时以未发病之前一至二小时为最好。过早则药力已衰,达不到治疗效果,过迟则药力不达,甚或发作更为剧烈。方后云“未发前”服药,即此意也。

临证用本方于疟邪深伏阴分,复感风寒,致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或寒阻少阳,故见“胸胁苦满”。寒湿困脾,则见神疲肢倦,舌苔薄腻。

1.牝疟兼胸胁苦闷者,本方加柴胡、干姜、香附、郁金;若神疲肢倦,脾阳不运,本方加茯苓、白术、半夏、生苡仁等以健脾利湿。

2.赵锡武老口授:小柴胡汤加常山治疟,“先其时”服之取汗,其效甚佳。

常山汤:常山三两,以浆水三升,浸一宿,煎取一升,欲发前顿服,后微吐差止。治诸疟。(引自《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丹波元简著)

1.动物实验证明:常山碱对鼠疫原虫抑制率在90%以上。临床上试用于疟疾的治疗,能迅速控制症状及清除血中疟原虫,显效较快。但停药后,易复生。常山单用时有较强的催吐作用,故一般易用复方,如常山15克,姜半夏9克,柴胡15克。水煎取汁,分三次服,在发作前一天晚上、发作前半天及前二小时各服一次,可减较致呕吐的副作用。(《药理学》中山医学院主编)

2.为什么把疟病多寒称为牝疟?历代注家看法各不一致。有的认为心为牝脏,邪在心而成疟,故名牝疟;也有的注家以鸟兽类属阴性为牝,从而把疟多寒者归属阴性,因名牝疟。其实,命名没有过多争论的必要,关键要掌握其证治。(《金匮要略讲义》湖南科学出版社,)

3.方后所谓“温疟加蜀漆半分”,有些注家认为当系“湿疟”误,张路玉曰:“……蜀漆性专逐湿追痰,稍增半分于本方之中,则可以治太阴湿疟,湿为阴邪,斜纽其阳,亦必多寒少热,故此方尤为符合,归本金匮方后误作温疟大谬。详云母、龙骨纯阳之性,决非温疟所宜。以牝为牡,将湿作温,千古未剖之疑团,一旦豁然通矣”。(引自《疟疾专辑》)

?(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每个人体质病情有异,切勿自行用药)

1.间日疟

阳虚,阴亦伤损。疟转间日,虚邪渐入阴分,最多延入三日阴疟。从前频厥,专治厥阴肝脏而效。自遗泄至今,阴不自复。鄙见早服金匮肾气丸四五钱,淡盐汤送;午前进镇阳提邪方法,两路收拾阴阳,仍有泄邪功能,使托邪养正,两无妨碍。人参、生龙骨、生牡蛎、炒黄蜀漆、川桂枝、淡熟附子、炙甘草、南枣、生姜。《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薛生白医案》33页)

2.牝疟

屠(右),但寒不热,名曰牝疟。间日两作,已有月余,汗多淋漓,纳谷减少,脉沉细而弦,舌中剥边薄白而腻,是阳虚失于外护,不能托邪外出,痰湿困于中宫,脾胃运化失职。高年患此,勿轻视之,亟拟助阳达邪,和中化湿:潞*参三钱,熟附块二钱,川桂枝一钱,软柴胡一钱,陈广皮一钱,姜半夏三钱,云茯苓三钱,鹿角霜三钱,煨草果八分,清炙草五分,生姜二片,红枣四枚。(《丁甘仁医案》)

3.间日疟湿热两感

王×,男,25岁。因间日寒战,发热二度,年6月29日入院。患者6月25日~27日下午两度寒战,继而发热,出汗而热退。入院当天下午又复发作口渴,心烦,全身疲困。以往有慢性咳嗽史,近来发作。急性病容,舌苔薄白,胸闷甚,口渴引饮不多,两脉弦数,其它体检未见明显异常。

化验:白细胞/mm3,中性51%,淋巴49%,血片找到间日疟原虫,胸透:左上肺有钙化点。

认证:间日疟湿热两盛,法宜截疟和解。

处方:炒常山15克,柴胡4.5克,黄芩6克,姜半夏6克,茯苓9克,槟榔9克。经过:服上方未吐,翌日疟仍作,时间短,恐与未掌握时间给药有关。第三日于上午4时、8时各服一剂,常山共用量30克,无呕吐等不适反应,疟即截止,以后仍给常山等煎剂内服。常山日量12克,服二剂,血片中疟原虫阴性。住院六日痊愈出院,随访未再发。(《广东中医》;9

本文出自李文瑞等编著《金匮要略汤证论治》

金匮要略——栝蒌桂枝汤

金匮要略——葛根汤

金匮要略——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麻杏苡甘汤

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

金匮要略——桂枝附子汤

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金匮要略——甘草附子汤

金匮要略——白虎加人参汤

金匮要略——一物瓜蒂汤

金匮要略——百合知母汤

金匮要略——滑石代赭汤

金匮要略——百合鸡子黄汤

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

金匮要略——百合洗方

金匮要略——瓜蒌牡蛎散

金匮要略——百合滑石散

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

金匮要略——苦参汤

金匮要略——雄黄散方

金匮要略——赤小豆当归散

金匮要略——升麻鳖甲汤

金匮要略——白虎加桂枝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