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态扶贫,盘活怒江万重山云南网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如何诊治 http://m.39.net/pf/a_9056233.html

怒江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逐年增加。供图
  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脱贫攻坚战中,坚持生态优先,全力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产业,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逐年增加,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实现了怒江从绿起来、美起来逐步向富起来的转变。

山山有人护,箐箐有人管

27岁的王玉琴是独龙江乡巴坡村的一名女护林员。每个月,她都会和村小组的11名护林员巡山两次,监测珍稀动植物,检查乱砍滥伐、非法狩猎。巡山之余,精心管理20亩草果,一家人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吃穿不愁。

“以前基本谈不上有收入,现在护林每个月能有元的工资,加上草果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王玉琴称,护林工作既可以守护家乡的青山绿水,又给生活带来保障,她很满意。

怒江把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作为当前的治贫之举,长远的固本之策。把占全州国土面积58.3%的85.75万公顷天然林纳入生态保护规划,探索建立了“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的立体生态保护模式,精准选聘生态护林员,全方位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走出一条符合怒江实际、独具怒江特点的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路子,筑牢了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莽莽群山披上绿装,成为金丝猴、戴帽叶猴、羚牛等珍稀动物种群繁衍生息的乐土。供图
  目前,怒江州共开发生态护林员岗位名,贡山、福贡两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达到全覆盖,精准助力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0万多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脱贫。初步实现了山山有人管,箐箐有人护的目标。境内森林资源安全得到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灾、涉林案件大幅下降。怒江森林覆盖率达78.08%,境内主要河流怒江、澜沧江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独龙江监测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为%。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今年10月,怒江州成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怒江大峡谷昔日水土流失、沟壑纵横的状况基本消失了,莽莽群山披上绿装,成为金丝猴、戴帽叶猴、羚牛等珍稀动物种群繁衍生息的乐土。

 生态修复创造和谐未来

趁着天晴,福贡县石月亮乡米俄洛村*总支书记普纽罗和十几个村民在生态治理区清理水沟,给核桃树施农家肥。普纽罗说,这里以前是片荒山坡,经常有大石滚下,非常危险。经过生态修复治理,荒山坡变成了亩核桃林,“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走在路上被石头砸着了。”普纽罗说,不仅如此,林下套种的80亩草果,还让附近农户每年每家有近0元的收入。

怒江全力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产业。供图
  而在泸水市六库镇丙腮坝陡坡地带,许多搬迁群众挥镐掀锄、上山造林,在一片片“伤疤地”上种下孕育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为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深度贫困歼灭战注入绿色动能。

“我们组建造林合作社,参加‘治伤疤、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和‘怒江花谷’建设,每天都有活干,有收入。种一棵树,造一片绿已成为大家的共同行为。”搬迁户光三碧说。

这几年,怒江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两江”流域生态修复和“怒江花谷”生态建设。通过群众搬迁下山,生态修复上山,让群众摆脱贫困,让原居住地生态脆弱区得以休养生息。实施“以电代柴”项目,培育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绿色生活理念。实施“治伤疤、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组织贫困人口参与推进怒江、澜沧江两岸生态修复治理。把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产业扶贫等有机结合起来一起抓实抓细。每年,怒江50多万各族群众依照政策和规划指引,退让种植玉米的坡地,种植核桃、油茶、漆树、中草药材和林下草果,培育新的增收产业。

怒江全力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产业。供图
  截至目前,怒江州累计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51.28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7万亩,组建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个,涉及全州7.87万户29.04万人。持续的生态产业建设、生态修复工程,让怒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河更清、水更净、花更艳、景更美,成为全国有名的养心天堂。

 兴林富农,盘活峡谷万重山

从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至贡山县普拉底乡沿江一带,茂密的森林边,山涧箐沟旁,一条百里长的草果长廊,碧绿青翠,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着初到怒江游客们的眼球。

农忙时节,普拉底乡其达村村民余钰苇总会在山背后的草果地里除草、围栏、清沟。他家的10多亩山地都种着草果,还套种了黄豆、花生,一年可收入3万多元。

“怒江草果香飘万家,成为边疆稳定、百姓脱贫致富的金果果。”普拉底乡*委书记杨玉华说,不挖包谷种草果,美了峡谷,富了百姓,保住了水土。

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走生态立州、绿色富民之路,在脱贫攻坚中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推进脱贫攻坚,发展林果、林药、林菌等为主的“八林经济”,盘活峡谷万重山,是怒江州的现实选择。

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实现了怒江从绿起来、美起来逐步向富起来的转变。供图
  如今,万亩草果、万亩核桃、30万亩漆树,在扮靓怒江峡谷的同时,帮助两岸农民群众真正能够靠山吃山,极大改变了怒江多山缺地、有物缺钱的状况,成为带动力最强、辐射面最广、贡献率最大的脱贫路径,带动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大变样。由过去单一的刨土为生,到发展绿色产业、特色种养殖业、林下经济、中药材,再到开车跑运输、做生意、外出务工、旅游接待,增收来源逐渐多样化。

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实现了怒江从绿起来、美起来逐步向富起来的转变。供图
  秋季,兰坪县通甸镇下甸村残疾人和金海的农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圆滚的果实压弯了枝条。4年来,和金海与社员们辛苦劳作,种了棵核桃树、0棵漆树、0棵青刺果,养殖土蜂多箱,合作社成员发展到20多人。“两年后,年收入二三十万元没问题。”和金海说。

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实现了怒江从绿起来、美起来逐步向富起来的转变。供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在怒江不仅是共识,更是利民惠民发展大行动。目前,怒江已发展核桃、漆树、油茶、草果和以云黄连、重楼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个。初步建立了以优质中药材、木本油料、特色经作、特色畜禽、高山杂粮5大特色产业为主的生态多样性产业发展格局。今后两年,怒江州将以绿色香料、怒江蜂蜜、高黎贡山猪为主,着力打造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争取草果、砂仁、油牡丹等香料作物种植达到万亩,建设一个绿色香料产业园,让2.86万户9.5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推进“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养殖高黎贡山猪、生态土鸡、中华蜂等,让1.84万户6.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加快健康养生、生态观光建设,以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带动4.5万贫困人口脱贫。

云南网记者李寿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