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东方烟草报」
广东潮汕人民对吃颇研究。先不说那逢年过节的各道硬菜,单是普通百姓的日常食物,就花样百出。
例如,其他地区的大米大多用来煮粥和煮饭,潮汕人家的大米,可以变出一百种花样来:用米磨成米浆,加上鸡蛋、肉末、青菜、酱料,蒸成“肠粉”;米浆浓稠一点,不用添加任何配料,可以蒸成一张张薄薄的“粿条”,切条后类似“河粉”,粿条可以湿炒、干炒,可以煮粿条汤;可以用大米磨成米浆糊,加上发酵粉和蔗糖,蒸成“发粿”,是潮汕地区重大节日里的必备佳品;清明节,米浆糊里添加朴籽叶磨成浆,则可做成香甜中带点青草香的“朴籽粿”……数不清的潮汕美食,道不完的潮汕风味。其中让我百吃不厌的则是同样用大米磨成米浆后做成的酵粿桃。
酵粿桃应该是揭阳市老城区——榕城区独有的一种小吃,其他乡镇难得一见。小时候,在小商贩走街串巷叫卖的美食中,除了“豆腐花”“草果”(类似烧仙草、龟苓膏的一种甜品),最让我期待的便是酵粿桃了。卖酵粿桃的大爷总会说一句本地方言顺口溜:酵粿桃,有钱买无(意思是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如果放学回家能吃上五六个带着米香、豆香的酵粿桃,绝对能扫光一整天学习的疲惫。
酵粿桃到底有多好吃?首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做法。先是用大米泡水,然后磨成带有一定浓度的米浆,加上一定比例的淀粉,用直径约五六厘米、高约2厘米的圆形陶盅,盛上调配好的原浆,再洒上几颗花生,高温蒸熟即可。经过高温蒸煨,酵粿桃色泽白嫩,中间自然下陷,所以也有人叫它“碗仔桃”。接下来将酵粿桃凉透,然后经过两次高温油炸,形成外酥里嫩、皮脆肉实的口感。最后还有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制作酱料,本地人俗称“黑酱油”“甜糖酱”。酱料是用白糖、黑糖和酱油用一定比例熬制调配而成的,这个酱料是酵粿桃的“灵魂”。炸好的酵粿桃淋上甜咸适中的黑酱油,真是美味无比。有的店家会撒上桂花,做成桂花口味的酵粿桃,也是一种创新。
酵粿桃是榕城老区独具特色的小吃,是榕城人的骄傲,也是榕城人文历史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近几年,老城里卖酵粿桃的商贩越来越少了。有时候想吃,都不知道去哪里买。它是纯手工制作的食物,制作过程繁琐费劲,利润微薄,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继承这门手艺。传统手艺是伴随老城一起成长的,代表着一个地方最传统、最地道的美食文化,谁也不想见到它失传。很多在外地工作的朋友说,回家乡时都会特意去买一份来吃,既是缅怀青春,也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一种方式。
如今,在老城区的西马路还有一家卖酵粿桃的小店。店主60多岁,已经卖了30多年的酵粿桃。店主说,他想守护这份手艺,守护这份美食,很想有人来传承。听完感慨万分,想做点什么却又无从做起。唯有把这份美食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看到、知道……
(广东揭阳揭东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