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个年代的潮州人,是靠这碗草粿撑过夏天的 [复制链接]

1#

“咚~咚~咚~草粿诶!草粿!”

“阿伯,物碗草粿来卖诶!”

(请配合?音乐食用此文章)

1潮州奴仔最喜欢听到的叫卖声

当夏蝉开始在树丫上嗡嗡鸣叫,潮州街边就会出现一种传统且极富季节性的小摊。不绝于耳的草粿叫卖声,在狭长的街口传来,混合着夏天阳光的味道,日子慢得不像话。

每每它的出现,总会让孩子们会心一笑。意味着冬眠了许久的甜蜜滋味,又能再次尝到了。而老城的夏天,也伴随着草粿碗咚咚咚的清脆声音拉开序幕。

很难给潮汕之外的朋友说清楚什么叫草粿,但这份传统的潮汕甜品,自诞生便成为潮州人消暑解渴的圣品。这是潮州最市井的味道,也是凤城人盛夏不变的一抹清凉。

潮州的草粿,做法也很讲究,把草粿草(也叫仙人草)放到锅里熬,再将煮烂的草筛去,把水过滤了,再煮沸过滤加薯粉,倒进陶罐中!

冷却后就会变成果冻状,这就是潮州人小时候,夏天最期待的一碗解暑良品~天然的成分和做法,是对潮州旧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保留了最原始的味道!

2脑海中潮州的夏天,充满了草粿的味道

在我还不算模糊的老街印象里,夏天的街头总少不了草粿的身影。

街头榕树下,路边小摊儿,卖草粿的阿伯和他那辆双管单车。车架后边驮的大竹筐里装着陶钵。掀开上头的木盖,里边黑溜溜的草粿还在冒着热烟。

一把小铁铲,三两下刮几片草粿盛于碗中,然后利索的将碗中的草粿用小铁铲“笃笃笃”切花,撒上粉糖,一碗草粿就递到你的手中。

那时候,一放学就会拽紧手里的五毛钱,与小伙伴结队冲向小摊。在物价还未飞涨的年代,五毛钱就能买到个大半碗了。

也顾不上满头大汗,三两口囫囵下肚,只见每张脸上都流露出心满意足的神色。

待吃到甜味淡了,喜欢让阿伯再撒多点白花花的粉糖。粉糖遇到了温热的草粿,瞬间消融,如同雪花融化在了燥热的心间。

一碗捧在手心的深褐色草粿,就这样,成了潮州孩子童年里简单却又最暖心的印记。

3街头的吆喝声,还会出现几个夏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卖草粿的吆喝声逐渐消失在淋满沥青的泊油路下。即使是穿梭在老市区的小巷,也很难再听到这种叫卖了!

唯有少数的老一辈,继续坚持着自家的老手艺。或搬进店铺,或偶尔骑着小三轮出现在街角。

老陶缸里的草粿尝起来依旧还是小时候的味道,但那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的吆喝声,总让人觉得少了点儿时夏日的气息。

4回忆里的味道总是最好的

我喜爱草粿,喜欢的就是草粿那种朴实。不用精美的盛具,只盛在一口陶钵里。

简单,只用一种土生土长原料;价格亲民,而又能清暑解渴。正因为如此,才使草粿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吧。

这碗存储在记忆深处的草粿,是独属于潮汕人的记忆,只和这儿的文化有关,和潮汕大地有关。甘甜清爽,拂去了整个夏天的燥热,温暖了我们这一生对故乡的牵挂……

当所有记忆涌现,最纯粹的甜,是那碗无法替代的草粿,无论外出多远,只要一碗落肚,那甜润的滋味温柔地提醒我,嗯,到家了!

附潮州部分草粿摊地址一览

布梳街中段卿姐小食

(特别鸣谢卿姨提供的草粿及拍摄场地)

潮州西湖后山集德福利会门口左侧

南国明珠一期门口

城新西路新强超市门口

西荣路悦园门口

陈桥幼儿园门口

电信路十亩市场入口

光明街雅乐园门口

潮州影剧院对面/文星路

吉怡路与城新路交界处

?

高级中学左侧石油公司门口

?

西门市场右侧

?

昌黎路小学旁边的商铺

?

宾园路与永安路交界处

(未完待续.......)

部分草粿摊为流动摊点

营业时间不定哦

而且现在是热暑,很容易卖完

记得赶早哦

以上是小编转了大半个潮州收集到的地址

希望给你带来专属潮州人的一抹夏日清凉

??

还有许多隐藏在你身边的草粿据点

欢迎下方留言补充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