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苹果收购季,烟台乡村可以看到不少江浙客商 [复制链接]

1#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古话的道理,即便在种植科技发达的今天,在苹果种植上仍然也适用。主体部分位于北纬37度上下的胶东半岛,是国内有名的温带水果之乡,苹果、桃子、梨、葡萄、樱桃等,都是盛产的品种。其中,除了樱桃是在上半年收获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是在下半年采摘。

不过,在众多的水果品种当中,能够大规模行销江浙地区的,主要就是两种,一个是苹果,一个是樱桃。上半年的樱桃收购季,和下半年的苹果收购季,是胶东乡村普遍比较热闹的两个时间节点。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笔者起初以为是种植规模和存储技术的关系——相比于其他水果品种,苹果和樱桃在胶东的种植面积更大一些,存储运输技术也更成熟。但前几天偶遇了一位从江浙地区来的客商之后,又从他那里得知了另外一点因素,那就是江浙市场的供求关系。偶遇这位客商,是在烟台地区的一个乡镇上。当时笔者正在一个路边店给车胎加气,忽然一辆挂着浙江牌子的小车也开了过来。停稳之后,一个头戴帽子、身穿厚衣的中年男子走了下来。“老板,帮我检查一下刹车吧。”他开口说的虽是普通话,但浙江味道一下子就能听出来。

十一假期刚刚过去,笔者起初以为他是在这里流连忘返的游客,逛了城市之后,还想逛逛田野。不过,这样询问他的时候,他一下子笑了出来,更正说:“地里哪有什么好玩的,我是来收苹果的。”

原来,他是一位从浙江杭州赶来的客商。假期里趁着高速免费的东风,从钱塘江畔驱车北上,前后开了15个小时,将近公里,来到了胶东半岛腹地的一个乡镇上,开启了他的红富士收购之旅。我们遇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在这里扎营有几天了。“你过来就收苹果么?这边的桃子和梨也挺不错的,现在也是时候。”笔者和店主不约而同地提醒着这位客商。

“我过来就收苹果,我们那边也产桃子和梨。”他说。

这就又回到了开头的那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原来,这句话在橘子上适用,在苹果上适用,在桃子和梨上并不适用。浙江属于亚热带区域,因为这一点,不少朋友都会先入为主的认为,在桃子和梨的种植上,浙江不如暖温带地区有优势。但笔者后来查了一下,发现这位客商所言不虚,浙江产的桃子和梨,的确也很有名气。换句话说,江浙一带的桃子和梨可以自产自销,自然对北方的产品需求量有限了。

不过,苹果的情况却不同。这位客商告诉我们,他曾经尝试在浙江栽种过苹果苗,虽然管理精心,但并不理想。第一年只结出了十多个果子,到了第二年,干脆没有长出来。物以稀为贵,在这种情况下,胶东产的苹果在江浙地区受欢迎,自然也就能理解了。听这位客商说,年景只要不是太差,好的红富士在江浙一般都可以卖到八块多一斤(跟南方的芒果在北方的零售价相仿,十五元两斤左右)。目前,国内的苹果产区虽然不限于胶东一地。但就地理位置来说,江浙距离山东还是更近一些,这都是江浙客商们愿意到烟台乡村收苹果的原因。

前几天只是红富士上市的初期,在各大市场上看到的客商还不太多,而进入十月中旬之后,随着大规模采摘的开始,相信在烟台很多乡村都能听到吴音越语。当然了,产地收购价和终端零售价之间,还有仓储、物流、包装的成本。批发红富士这门生意,钱也不是那么好赚,除了需要经验之外,也多少需要一点运气才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