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品云南middot云味道壮 [复制链接]

1#

每到过年的时候,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壮族同胞都会制作一种美食——“马脚杆”,用来款待辛苦劳作一年的家人,庆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当有亲朋好友来访时,“马脚杆”还是招待大家的最佳美食。

壮族美食“马脚杆”

“马脚杆”也叫捆绑、粽粑,是马关壮族同胞最喜爱的美食之一,包“马脚杆”过春节是壮族的传统习俗。“马脚杆”气味芳香诱人、口感软糯香甜,外形似骏马脚杆,故取名为“马脚杆”。

提前腌制好的腊肉

“马脚杆”极富民族特色,一直都是采用纯手工制作而成。制作壮族美食“马脚杆”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很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马脚杆”味道好不好,关键看里面的馅料——腊肉。制作“马脚杆”的腊肉要提前3-5天进行腌制,腌制好的腊肉清洗干净以后切成长条,加以草果、八角、花椒等香料打制成的粉末拌均匀备用。制作包裹“马脚杆”的叶子一定要采用本地大片的有香味的粽叶,洗净晾干没有水分方可使用。

清洗包制“马脚杆”的粽叶

制作“马脚杆”的主要食材是本地糯米,将精选出的优质糯米筛选干净,加入事先烧制备好的苏子秆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直到白色的糯米全部混合染上苏子秆细粉末变成黑色为止,然后筛除多余的苏子秆粉末即可进行下步制作。

美食制作人恩荣飞向记者介绍:“在糯米中加入苏子秆粉末可以增加香味,制作出来的‘马脚杆’会有一股植物特有的清香,吃起来口感更香糯。苏子秆细粉末还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预防积食。”

在糯米中加入苏子秆粉末

因为制作的“马脚杆”是荤的,所以在用苏子秆染色的糯米里还要加入少许盐水混合均匀,这样制作出来的食物才鲜香味美。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就可以开始包制“马脚杆”了。

筛除多余的苏子秆粉末并加入盐水混合均匀

只见美食制作人一人手取两张晾干的粽子叶相互重叠在一起,舀上适量的糯米放在粽子叶上方,在糯米中划出一条小沟放上腌制好的长条腊肉,然后再把叶子合拢慢慢卷起来裹紧,用麻线或者稻草栓紧捆挷好,一个正宗的“马脚杆”就做成了。

壮族美食“马脚杆”

恩荣飞的妈妈虽然今年已经78岁了,但她制作起“马脚杆”来手脚非常麻利,动作十分娴熟。她告诉记者,她从小就跟随家里的大人学做“马脚杆”,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了。以前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只有到过年杀猪有肉吃的时候才制作,现在条件好了,只要想吃,什么时候都可以做。

“马脚杆是我们壮族的传统美食,一般都是要过年了才有时间包了吃。对于我们壮家人来说,包马脚杆就是意味着要过年了,一家人可以团团圆圆在一起了。吃马脚杆是年味,也是传承。”恩荣飞妈妈恩代珍笑着对记者说。

包制壮族美食“马脚杆”

制作好的“马脚杆”放在大锅里用冷水浸泡一个小时左右,然后用大火煮6到7小时左右即可出锅。制作好的马脚杆可以煮了吃、烧了吃、煎炸着吃,无论采用什么烹饪方法,味道都非常好。煮的软糯咸鲜、烧的焦香可口、煎炸的油而不腻,让人食用过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浸泡煮制壮族美食“马脚杆”

软糯鲜香的壮族美食“马脚杆”

以前壮族同胞制作“马脚杆”是为了庆祝丰收,满足自己的味蕾,随着社会的进步,“马脚杆”也成为了人们过年过节时相互赠送的礼品,代表着民族团结、亲人团圆、合家欢庆。独具特色的美食“马脚杆”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亲密了彼此的关系。

温馨提示:图文来源学习强国,在此致谢!

“抚仙湖周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