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名方方名中有兽,全是植物类,能和 [复制链接]

1#

中医名方:方名中有“兽”,全是植物类,能和胃化痰,健脾祛湿。

我们现在说到的“方剂”,大多都是由历代名医所创。能流传至今的,基本都得到后世医家所验证并获得肯定的部分。

我们也知道,中医方剂的命名,是由很多的规则所决定的。比如有用“主药”来命名者如银翘散,有根据配伍剂量命名者如六一散,有根据脏腑经络命名者如左归丸。

虽然方式很多,但基本还算有迹可循。即使不懂得中医知识,根据方剂的名字,大致也能判断其功用。

但是,也不乏一些只看名字完全不知所云的方剂。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个:四兽饮。

只看“四兽饮”这个名字,您是不是会猜测它“由四种动物类中药组成”?如果您的答案是这样的话,那么恭喜您猜错了。

四兽饮,出自宋代名医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方论》。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草果、陈皮、乌梅肉、生姜、红枣组成。也就是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再配伍乌梅、草果,用姜枣为引。

一般的方剂,比如四君子汤,我们一看就能大致知道,这个方剂至少有四味中药。比如六君子汤,它由六味中药组成。

可是,这个“四兽饮”,不但数量和“四”无关。其组成也全部是植物类,也完全与“兽”无关。那么,这个方剂是干嘛的呢?

四兽饮的功用,大致有如下两点:

1、和胃化痰而截疟:

我们分析四兽饮的组成,可以发现,方中有半夏、茯苓、草果、陈皮这些和胃化痰之品,自然也就具备和胃化痰之功。

同时,草果有“祛膨胀而快宽胸”,人参大补中气,白术健脾祛湿,乌梅肉敛肺而厚肠,有调和阴阳之用。

所以,四兽饮主要针对五脏气虚而又喜怒不节,劳逸兼并而致的阴阳相胜、结聚成痰饮,与卫气相争,发为寒热往来之“疟”。(中医的疟,不是现代科学所说的疟疾)。

因此,常被用于气虚致疟的面黄肌瘦,以及生冷不节,饱食伤胃而成的下利诸证。其症结主要在“痰饮内蓄、胃气不和”;

2、健脾祛湿:

前文也说了,四兽饮是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来。六君子汤又是从四君子汤加减而得,是一个补气健脾的名方。所以,四兽饮也有不错的健脾益气之功。

其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而益气;半夏、草果燥湿化痰,宽胸理气;乌梅略微收敛肺气,厚肠胃。于是,四兽饮同时也是一个健脾祛湿的方剂。

清代名医汪绂在《医林纂要》对四兽饮的论述是这样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达阳于阴中,而通其阻滞;陈皮行肝气之郁滞,破肺淫之阻塞;草果补肝泻肺,暖胃和脾,去积行痰,比常山为和顺;乌梅补肺泻肝,敛阴和胃,去瘀消湿,平内外上下之争;生姜以协半夏驱外闭之邪;大枣助四君子以和中气。

此治疟之乘于内伤者,故四君子君人参以补中也,半夏以滑之,陈皮以宣之。虽有七情之郁,亦可使通而无滞。二陈以除痰,痰因气阻助以姜、枣,所以大畅其阳,使由中而达外也。

那么,“四兽”这个方名是如何得来的呢?

关于“四兽饮”的命名,也有多种解释,但总有点语焉不详。细究起来,其命名原则应该是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而来。

而方中的半夏、陈皮、乌梅、草果,又和四神兽一一相对。因此,又有“四兽护脾”之说,所以用“四兽饮”作为方剂名字。

总之,中医方剂有很多有趣的名字,很多都有深刻的寓意。但也不乏一些比隐晦的。就像四兽饮这样,唯有对中医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真正明白其含义,也就能更好地运用它们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