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都脱贫。然而,在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一些群众脱贫后也存在返贫的可能。为强化政策倾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中央农办、国家乡村振兴局日前统筹考虑脱贫摘帽时序、返贫风险等因素,确定了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云南省有27个县入列。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必须守住的底线,云南省都想出了哪些防止返贫的好点子?请听“赓续红色金融礼赞百年征程”主题调研报道《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上篇:金融浇灌滇西北,老乡脱贫不返贫。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纵谷地带,西面与缅甸接壤,北部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相连,这里也是曾经的全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之一。日前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声誉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赓续红色金融礼赞百年征程”主题调研活动的实地考察正是从这里开始。
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就业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
扶贫车间
在距离怒江州政府所在地约公里的一处名叫幸福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人们正在社区的扶贫车间忙碌着。车间负责人和利华告诉记者,目前这里的工人有26人,其中22人都是怒江州贡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幸福社区的居民,他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
工人们的主要工作是清洗宾馆、旅店用的床单被罩,每天工作时长只有5个小时左右,月薪平均可以达到元。在这里工作的傈僳族小伙儿钱金刚笑着告诉记者,他对这里的工作和生活非常满意,“非常方便,住在这里很幸福,今年在这里工作,因为我是新来的,每个月工资是-元左右,总之就是感谢国家。”
和利华介绍,今年初,疫情导致车间订单量骤降,幸好有农行的贷款支持,才保障了车间的正常运转和工人工资发放。和利华说:“第一时间派人过来看了现场以后,最快速度给我们放了贷款,比较感谢对本地企业的帮助,真是雪中送炭,那个时候没有他们的贷款,我们的周转就有很大困难了。”
“草果贷”助农发展特色产业稳定增收防止返贫
怒江州林下种植的草果
除了通过就业防止返贫外,云南省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从几年前开始,怒江州老百姓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面积种植草果,这种植物的果实被广泛应用在重庆、四川的火锅底料中。截至年11月,怒江州的草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年产值超过12亿元,成为怒江州农业主要支柱产业。
为方便农户扩种草果增收致富,当地还创新推出了“草果惠农e贷”。农行贡山县支行副行长高卫富介绍:“我们会根据生产周期,比如草果是3年才挂果,3年以后才有收入,我们就把这笔贷款的年限放到5年或者是8年,当然他享受政府贴息只能是3年以内。”
贡山县茨开镇建档立卡户马国军就是这款产品的受益者,通过扩种草果,马国军一家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马国军说:“总共种了大概30多亩草果,今年预计1斤能卖4元左右,收入不低于2万元。现在国家给我们盖了房子,我也在打工当保安,每个月的工资也有元。”
怒江州林下种植的草果
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建立稳定增收长效机制
脱贫不返贫当然还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牵引。从怒江州驱车向东约公里就是丽江市永胜县,这里是云南省野生菌主产区之一,其中松露、松茸等更是全国有名。
在金融机构的不断浇灌下,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依托食用菌产业,逐渐从一家小公司做成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中源公司积极带领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增收,成为云南省扶贫明星企业。仅年一年,中源公司就完成产业带动贫困户人。
食用菌大棚
公司董事长彭宗林告诉记者,永胜县在去年实现了脱贫摘帽,但在巩固脱贫成果的过程中,公司一定会再接再厉。
彭宗林说:“脱贫户以及广大农民需要建立能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基础,食用菌产业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优势产业,公司将进一步组织好、引领好脱贫户及广大农民通过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建立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