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4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题为《“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独龙族整族脱贫“二次跨越”纪实》的文章,聚焦独龙族这个“直过民族”的第二次历史跨越,以下为报道全文:
△4月14日人民日报版面截图
五彩的独龙褂穿起来,欢快的民族舞跳起来!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年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11日上午,总书记的信函送达独龙江乡,美丽的大峡谷云开雾散,翠绿的独龙江峡谷沸腾!
△习近平总书记的信函送达独龙江乡,独龙江乡党委书记余金成把信件高高举起。
年,独龙江乡脱贫出列,成为深度贫困的贡山县第一个出列的乡镇,独龙族整体脱贫。
年,独龙江乡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以上,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23%以上。就在10年前,独龙江乡农民人均收入还不到元;年10月之前,乡里一年有半年大雪封山,全乡整体处于贫困状态。
△曾经的杈杈房与现在的新农村
天翻地覆,独龙江乡的变化说不完。干部群众说:是党的坚强领导,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的英明决策,让独龙族这个“直过民族”实现了第二次历史跨越!
党中央牵挂着独龙族群众
编着独龙毯,年过七旬的独龙族妇女李文仕用独龙语唱起了“感恩歌”。李文仕以前过够苦日子,如今生活“比蜜甜”。
平方公里的独龙江乡,号称“西南秘境”,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地。千百年来,独龙族群众住茅草房,过江靠溜索,出山攀“天梯”,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才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社会制度的跨越。但峡谷深邃、雪山阻隔,到上世纪90年代,独龙族同胞除了救济粮补贴,还要靠挖野菜、打猎打鱼贴补。
△美丽独龙江。
党中央一直牵挂着独龙族群众。年,在高黎贡山多米的雪线上,国家投资1亿多元,修通了独龙江简易公路。年,投资7.8亿元提升改建独龙江公路,从乡里到县城的车程缩短了7个小时。独龙江公路上的高黎贡山隧道即将贯通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希望独龙族群众“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
独龙江人民的疾苦,也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心病”。早在年,云南省就对独龙江乡独龙族启动“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实施“六大工程”,投入资金13.15亿元。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不能少
今年春节,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的青年木金辉,用手机在网上买了台钢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马正山在“代表通道”给中外媒体讲了这个小故事。故事的背后,是独龙江乡便捷的4G网络和现代物流,是青年人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读音乐学院的木金辉说,希望毕业后回家乡,教孩子们学音乐。
△今年全国两会上马正山代表亮相“代表通道”。
沿独龙江北上,江边用竹条圈起的小台地里,一棵棵重楼含珠带露,叶大梗壮。迪政当村党支部书记斯小东介绍,乡里南部村寨种草果发了家,而北部的三个村不太适宜草果发展。斯小东“不服气”地说:“种不成草果,这几年我们移栽了多亩重楼,精心伺候,四五年内一亩也能收入好几万!”
年,独龙江乡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63%,户群众全部住进新房,所有自然村通硬化路,4G网络和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种草果、重楼,割蜂蜜,养独龙牛,孩子们享受14年免费教育,各家都有“健康档案”。这意味着,深度贫困“三区三州”之一的怒江州,脱贫攻坚啃下了“最艰难的硬骨头”,独龙族“一步跨千年”。在此过程中,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独龙江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独龙江边的新房。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围绕“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云南省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以上海市和国家相关部委扶持资金为支点,32个省级部门参与独龙江乡脱贫攻坚,怒江州里派出多人的独龙江帮扶队。
在给总书记的信里,独龙江乡党委欣喜地报告:全乡种植草果近7万亩,产值万元;公路通百业兴,全乡一半以上的农户都买了机动车;过去独龙族群众结绳记事、治病靠命,如今33名孤寡老人住进敬老院,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为%,独龙族有了第一位女硕士……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嘀嘟嘀嘟,孔当村村民木安英整理完家庭内务,拍照发到村里“每日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