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视听文山
文山州西畴县瓦厂村委会下辖13个村小组,因乡村自然生态风貌保存完好,乡土田园特色突出,森林覆盖率达到63.18%,绿化率达到75.05%。年12月,荣获第一批国家级森林乡村称号。近年来,瓦厂村依托保存完好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保护中寻求发展,捧着绿色“聚宝盆”,走上了致富路。
“森林顶到天,天盖住山林,树木茂盛,绿荫成林;壮族的风俗,一代一代地传承,各村各寨都要遵守,年轻的一代不能忘记。”
走进西畴县瓦厂村委会汤谷村,古树参天,绿水环绕的景色映入眼帘,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寻声走去,一群壮族妇女在田里一边栽秧一边唱着《祭太阳古歌》。当地群众虔诚地相信每一棵树都是太阳神的恩泽,把森林奉为“竜山”,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全村人都会到“竜树”下祭拜祈福。如今,当地文化活态的传承,多样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西畴县鸡街乡汤谷村村民陆廷友:“特别是周末、节假日,北京的、昆明的都会来这里玩,游客来到,他们感觉这个寨子很美,空气又很好,风景、森林这些方面都很好,感觉都是很舒服。”
自年以来,汤谷村整合了最高人民检察院、上海援建、文化、林业、水利、美丽乡村、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两千多万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到村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李凤会看到了发展的商机,在家里开了农家乐和便利店。
西畴县鸡街乡汤谷村村民李凤会:“环境好,山清水秀,吸引得外面的很多人都来我们寨子玩,我们在家里面做点小生意也能赚得点钱。”
游客:“这个村子保留了非常好的原始村落的肌理,在河边走走,然后在村子里面有一些鸟鸣声,还有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感觉就是能让人一下子静下心来。”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的帮扶下,瓦厂村还立足“太阳故乡”这一文化品牌,开办村办企业汤检益民公司,建设了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就业问题,还通过文创产品搭建了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
最高人民检察院驻西畴县瓦厂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北战:“将我们的文化产品销售到北京、上海、江苏、内蒙等省市,外面的客人通过我们的文化产品,认识到我们西畴县,同时也吸引大批的客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驻西畴县瓦厂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北战:“我们在村子里种了6万亩八角树和3万亩的草果,种植八角、草果有一份收入,加工草果、八角还有一份收入,每年年底,我们通过八角、草果赚到的一些钱,还有一些分红,让老百姓能够从绿水青山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把‘绿豆子’变成‘金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