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金羊网」
腊八粥
文/图梅尔
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自北宋以来,腊八粥从寺庙流传到朝廷、官府和民间,也从最初的供佛演变成了之后的祭祀先祖、庆贺丰收等多重寓意。旧时民间认为,吃了腊八饭,就算是一年到头,长工回家、学堂放假、庄稼人庆丰收,生意人忙着年终结账。那么腊八有什么美味呢?
传统喝碗腊八粥
腊八节这一天,不论南方、北方,家家户户都要喝一碗腊八粥,也叫七宝粥、五味粥、佛粥、醎(xián)粥。一般来讲,腊八粥是以糯米粳米黄米小米、红豆绿豆、菱角栗子莲子花生杏仁和桂圆红枣等食材做成的,在天亮前煮成粥,供奉佛祖,祭祀祖先,馈赠亲友。素粥为主、甜味为主,必须要八种及以上食材。但各地配方都不一样,能煮万物,可甜可盐,可能是全世界最硬核的一碗粥。
多数腊八粥都是甜口的,不过在苏州,有甜味和咸味两种,甜粥红、咸粥绿,各有特色。寺庙里煮的皆为甜腊八粥,用糯米熬成,放了血糯、莲子、桂圆、蜜枣、薏仁、白果、赤豆、枸杞、瓜仁等,还要加白糖在大锅里熬煮。
陕西西安一带的旧俗,“以五谷、米面杂猪羊肉、菜蔬等煮粥食之,名腊八粥,且互相馈送,亦祀祖先”,这种腊八粥就从素粥变成了荤粥,从敬佛变为祀祖。在陕南,腊八粥也叫杂合粥,却是用大米、面块、豆子和蔬菜一块煮的。
而到了青海河湟地区,由于当地不产大米,腊八粥就不用米,而换成了麦仁。把新麦子在石臼里去皮成麦仁,加了花椒、姜、草果、茴香等调料,与牛(羊、猪)肉煮成一锅鲜香浓郁的麦仁粥,能从腊八一直吃到春节。
各地花式庆腊八
除了腊八粥,腊八节还能吃什么?据悉,在旧时的陕西大荔、临潼和凤翔一带的人会在腊八节煮面敬神,凤翔人用八种蔬菜和肉做成臊子,煮腊八面。华阴、潼关等县,大家用面条和肉类青菜一起煮成内容丰富的汤面,多放辣椒油,因为“辣”与“腊”同音,来突出其中的时令寓意。随着经济条件变好,关中百姓的腊八面从最初的小米黄豆煮粥下面条,后来加进蔬菜和肉,现在还会加核桃仁芝麻花生、莲子青菜黄花木耳,煮成一碗实实在在的汤面。
在四川等一些地方,进了腊月,房梁上晾的腊肉已经积累了足够的风味。用大米糯米为主料,配上新腌的腊肉,加上绿豆、胡萝卜、花生、青菜等,煮成一锅粑软浓郁的腊八饭,迎接腊八节,也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在鲁中淄博一带,当地人会用黍米、红枣和山药、柿饼,一起熬成比粥还黏稠的样子,直接叫做“腊八糕”,邻里之间会相互馈赠,即使是贫寒人家也能在腊八节这一天,从邻居那里一饱口福。而鲁西聊城人会在腊八时候开始,蒸花糕做花馍,欢欢喜喜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