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的饮食风味,兼具四方特色。东营菜讲究调味纯正,口味偏于咸鲜,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而当地著名的风味佳肴就有:王祥卧鱼、蛋黄明虾、广饶肴驴肉、利津水煎包、龙居的丸子、醋焖黄河鲤鱼、孔雀三鲜等。
所以说,来到东营游玩,就别太讲究了,这些个美味的东营美食要品尝个遍!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几个不错的东营美食。
史口烧鸡:其出产于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史口镇北临滔滔黄河,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诸多产区也在此星罗密布。
而且史口镇历史文化悠久,历有“烧鸡之乡”的美名,饕餮之客均慕名而来,亲口品尝一下史口烧鸡更是令人唇齿留香,流连忘返,与德州扒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史口烧鸡发源于山东东营史口镇,是鲁北地区远近闻名的一大名吃。
正宗史口烧鸡选用的活鸡体型较大且农户饲养时间一年左右的小柴鸡,而不选用纯肉食用鸡。肉食鸡饲养期限极短,饲养过程中大量使用激素和抗生素,其肉质极为松软、经焖煮易成烂泥、口感黏腻、食之无味,而史口烧鸡选用农户柴鸡其口味及健康品位不言而喻。
史口烧鸡焖煮前先在锅底放一铁箅,以防糊锅,再将处理好的鸡按老嫩排入锅内,配以料汤,防止鸡浮,煮时用旺火煮,微火焖,浮油压气,焖煮4至5小时,期间要有专人守候掌握火候。
而长红烧鸡就有一秘诀:“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这个八料其实就是陈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种佐料。
而老汤就是煮鸡的陈汤,每煮一锅鸡,必须加上锅的老汤,如此沿袭,越老越好。史口烧鸡第一店已有二十余年历史,老汤功底更是一脉相传,做出的鸡果然香气扑鼻,老汤可谓此处诀窍与精华。
可以说,史口烧鸡肥而不腻,色鲜味美,食用勿需刀,用手一抖,骨肉自行分离,无论冷热,均余香满口,至今回味起来,犹垂涎三尺。现在游黄河口,观河风海韵,品史口烧鸡美味,是二十一世纪一种新的文化时尚。
广饶肴驴肉:这是山东东营市广饶县的地方名吃。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说法,说的就是这个东营的广饶肴驴肉,其历史悠久,遐迩闻名。
或许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叫“肴”驴肉?“肴”是什么意思?其实“肴”和煎炒烹炸属于一类,是一种制作工艺。
那么肴驴肉究竟是怎么“肴”出来的呢?都说正宗的广饶肴驴肉出自广饶县城十一村崔家肉铺,味道独特,与别的驴肉相比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同。
或许因为崔家多年屠宰,积累了丰富的烹制驴肉的经验,或许更因为其制作工艺独具特色。
肴驴肉是一道凉菜,也是很好的下酒肴儿,薄薄的驴肉片呈暗红色,用刀切起来会看到成次分明的肉丝。
其吃起来,更是满口芬芳,香气沁脾,细细咀嚼,让人回味无穷。
三纯冰鸭:这个是一道由鸭脖、鸭翅等食材制成的食品。东营特色的小吃。
可以说,纯天然、纯营养、纯口感、通过对人体无菌无害熬制的纯天然卤水老汤,再结合科学营养配制秘方做出一套三纯冰鸭拼盘,使鸭身上的鸭脖、鸭翅、鸭爪、鸭珍、鸭头更能突出其特点特色。
红烧狮子头煲:这是一道经典的特色美食,作为东营的特色美食之一,味道那自然是不用说,我相信很多人都吃过红烧狮子头,但是红烧狮子头煲你吃过吗?这道菜色金黄,鲜咸酥嫩,芡汁清亮,味道适口。
砂锅牛尾:这是一道东营的传统名菜,属于鲁菜系。其营养丰富,牛尾软烂,汤味醇厚,具有牛尾软烂,原汁原味,入口醇香的口感。
利津水煎包:其始于清代,扬名于民国年间。为发面煎包,分荤、素馅两种,需要将包子下锅后再经煮、蒸、煎三道工序制作而成。
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而且东营各地都有比较受欢迎的利津水煎包,要想吃比较好吃的,一定要问当地人。
黄河刀鱼:这个黄河刀鱼的故乡在黄河口一带,因其形似利刀而得名。其实,刀鱼的学名叫刀鲚鱼。在黄河口,当地人称其为“倒鱼”。历史上,黄河几经改道,但黄河刀鱼总是顺河而去又沿河而来。
长江口和海河口虽然也有刀鱼,但东营人民认为不及黄河刀鱼量多,味美。清淡鲜香的海鲜美味,里嫩外焦、脆嫩爽口的黄河刀口鱼,加上当地农家的煎饼,无不让人闻香止步,流连而忘返。
龙居的丸子:龙居肉丸历史悠久,据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在龙居小住,就喜欢这里的肉丸子,便赐名“龙居的丸子”。
此菜精选家畜后腿精肉,用纯正的黄河水氽制而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弹性好、口感脆等特点。
免责声明:“觅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所发布的爆料不代表本号同意其观点和其真实负责。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敬请谅解。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
一线潮流情报,一线时尚资讯!编辑:觅食健康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时光,我另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