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1日消息(记者李腾飞怒江台记者刘江王玉林)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曾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在各地的帮助支持下,怒江州实现了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的历史巨变,创造了“一步跨千年”的奇迹。眼下,这里正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是独龙族聚居地,脱贫摘帽以后,当地立足山林青葱、天蓝水绿的自然气候条件,走上了一条保护生态、绿色发展之路。草果、羊肚菌、中药材、独龙牛等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临近年尾,在独龙江乡建绿保林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里,理事长江文和乡亲们一起盘算着今年的收成。免费发放种苗,组织种植、管理专题培训,订单式销售渠道,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让大家的收入越来越多元。
江文:我们的收入应该有30万左右,20万用来分红,再加上劳务的费用,每家每户能分到左右的收入。
如今,“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思路正在成为怒江州推进乡村振兴的亮点。兰坪县通甸镇兰坪海升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当地重点引进的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务工、松针收购、农机租赁、地租等方式,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的目标。
兰坪海升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磊:我们累计带动当地就业人,总的带动扶持资金是多万元。
产业兴旺也让泸水市古登乡马俄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邓龙桑找到了挣钱的活计。
邓龙桑:我在附近搞了一个养鸡场,一个月可以赚几千元的生活费,还要出去外面打工,一年能赚八万多元钱,非常感谢党的政策,给了我们美好的幸福。
乡村振兴最根本要靠产业振兴。怒江州委副书记张晓鸣介绍,怒江正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打造“户户都有产业,人人都有致富路子”的发展格局,各族群众向着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张晓鸣:在旅游景区、交通沿线布局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样板,力争3年内创建5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80个精品示范村、个美丽村庄,所有抵边村全部建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