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独家策划丨桥马嘎的增收账云南日报
TUhjnbcbe - 2025/2/17 9:07:00

滚滚怒江奔流不息

江两岸每天都有新故事

航拍福贡县马吉米村(右侧村落)

六月,雨季。绵长的雨水,没有一点减弱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米村桥马嘎村民小组长普友博和村民们高涨的热情:修建新溜索。

“溜索”修建中

历经百转千回,祖父辈眼含热泪历史性告别溜索的画面还历历在目,为何普友博与村里的一干年轻人却又“不安分”地对新溜索上了心?

年12月30日,乔马桥竣工。桥马嘎历史性的告别了“溜索”出行时代

村民余发生,算了一笔“增收账”。

从年起,余发生一家陆续种植草果,到他今年三十而立,家里有了近亩的规模。每年10月是这里草果丰收采摘的最佳时节。“目前能挂果的能采摘到袋左右鲜草果,每袋平均45公斤。但每袋鲜果要有平均70元的运输成本”。

仲夏时节,红彤彤的草果长势正好

马吉米特殊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培育出品质优良的草果

余发生说,草果喜荫爱水、在深山密林里长得最好,家里最远的草果地离山脚下至少也有3小时路程。山高、沟深、坡陡、路远,必须得请工运输草果。“有一次下山滑跌倒了,一袋40多公斤的草果摔没了,大部分掉进了旁边的悬崖下,只捡回不到10公斤,白跑了一趟。”

肩背40公斤的草果已经非常吃力,更别提在这样陡峭的山间行走

遭遇蛇虫鼠蚁对当地村民而言,这样的危险已经见怪不怪

年6月17日,对于余志力和桥马嘎的10户村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桥马嘎第一条主要用于草果“出山”的溜索,在定点帮扶单位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支持帮扶下,在10户村民和驻村工作队的齐心协力下,建设成功。一颗颗红彤彤的脱贫“金果果”将坐上“飞的”溜出深山密林,溜出村民们的新收益。

17日,村民们将完善初见雏形的溜索,将用装满土石的袋子承重运输来模拟检验一番。

“现在可好了,草果溜索建成,每袋草果的运输至少能减去30元。今年预计可以减少成本三、四千元左右。”余发生说,今年节约下来的人工运费,可以多请几个工来帮忙运输彩果、打理草果地里的野草,相信今年的收成会更好。

桥马嘎村民小组修建起了第一条草果“溜索”,村民们与工作队员合影留念,记录这个难忘的时刻

在第一条草果“溜索”建成后的第一时间,普友博向记者提出一个温暖的要求:首条产业溜索的建设者们——投工投劳的村民、现场与村民同吃同劳动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合张影,将来会把照片冲洗出来挂在即将新建的村组党群活动室里,记录历史,激励后人。

资料图:草果烘干

草果,无疑是普友博与桥马嘎的村民们最深的牵挂。桥马嘎草果总面积有多亩,占了马吉米村10个村民小组的一半。草果连接着桥马嘎的生产生活,承载着致富增收的希望。对草果产业的一丝丝改变,都会牵动他们的心。

资料图:村民合力参与“马吉米村草果烘干厂”修建

普友博告诉记者,节约下来的运输成本就是村民们的增收钱,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感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对桥马嘎的投入、帮扶,小组总共要新修七条产业索道,可以惠及全村26户村民多亩草果地,一年下来预计增收20多万元。”

据悉,年福贡县马吉米村,在定点帮扶单位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扶持下,将修建总长约4.5万米的产业“溜索”,预计共30条,将实现全村10个村小组林地的全覆盖。

期待

一条条即将建成的新“溜索”

溜出马吉米的好日子

锈迹斑斑的溜索头与乔马桥在村口遥首相望,见证桥马嘎翻天覆地的变

相关报道

开了!怒江马吉米再现溜索,这次它有了新使命——

00:47

云报客户端出品

策划:谢炜

统筹:张海燕

记者:张文峰邢路扬

美编:张俊辉

责编:郑海燕

1
查看完整版本: 独家策划丨桥马嘎的增收账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