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福贡这个扶贫车间不得了,牛羊不吃的东
TUhjnbcbe - 2025/2/20 1:37:00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ww.wzqsyl.com/m/

九十月份,怒江大峡谷的草果陆续收获后,成堆的草果杆被丢弃在地里。那是牛不吃、羊不吃的货,在当地农户眼中,是百无一用的废物。而5月17日,云报全媒体采访组记者在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扶贫车间看到,草果杆在这里被做成了草帽、手包、拖鞋……

“你闻,这个草帽有一股草果的清香。”来自成都的编织老师何玉琼说,记者拿起一顶轻轻一嗅,淡淡清香。不过,当听到何玉琼介绍这样一顶自然飘香的草帽未来售价在百元以上,记者心中暗暗一惊,有人买吗?何玉琼自信的说:“有!我们已经了解过了,销路不愁!”

何玉琼是位棕编师傅,来自四川新都区新繁荣龙棕编专业合作社。新繁棕编,是一项有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除了国内,还远销东南亚。

来自成都的棕编技艺,是如何与来自云南怒江的草果杆结合在了一起?

这个扶贫车间所在的匹河乡托坪村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是一个有户、人搬迁群众的安置点。从年12月底,新居民们陆续迁入。

“这里有从4个村搬迁过来的群众,我们想通过多种后续帮扶措施,让搬迁群众在这里稳得住、能致富。”托坪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和锐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地一个四川媳妇编织的草果杆席子让大家眼前一亮,何不来发掘一下呢?县里联系了成都的这家棕编技艺合作社,请来了老师。

年4月,在托坪村的扶贫车间,第一期草果编织技术培训班开班了,26名学员都来自搬迁群众。5月18日,当我们走进扶贫车间,看着别有巧思的草果杆拖鞋、草帽、花瓶、小包时,何玉琼自豪地介绍说:“这都是我们学员制作的。”

对于这些产品的销路,何玉琼并不担心,“我们公司做了前期了解,销路不愁。”实际上,在每天接待的参观者里,何玉琼都会遇到想买这些草果编织的人,“之前有个人当场就要把我们的草果编包圆(全买),但我们现在还属于展示,不卖。”她说,在学员技术成熟后,公司会收购她们编织的产品,销往外地。

“我每天就是展厅和车间两边跑,忙啊,来的人还是多。”何玉琼边说边往街对面的车间走,在那里,另一个老师正带着4个学员准备草果编的材料:将草果杆解成可编织的细条。阿花妹是怒族,她也在这里学手艺。她家属于搬迁户,以前住在山上,她和家人以种草果和玉米为生。“我一直想学点技术,但路远,也没有机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学到技术,每天还有来自公司50元的补贴,她说,自己有点技术,以后生活就不怕了。

云南网记者:杨茜李星佺刘畅李寿华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贡这个扶贫车间不得了,牛羊不吃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