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草果的独特功效与作用,从寒湿到胃痛的治疗
TUhjnbcbe - 2025/4/9 10:50:00

草果,这一姜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拥有着独特的功效与作用。在秋季果实成熟之际,人们会进行采收,并除去其中的杂质,随后进行晒干或低温干燥处理。这种植物的果实呈现出长椭圆形,具有三钝棱,其长度在2至4厘米之间,直径则约为1至2.5厘米。果实的表面覆盖着灰棕色至红棕色的纵沟及棱线,顶端有一个圆形突起的柱基,而基部则留有果梗或果梗痕。果皮质地坚韧,易于纵向撕裂。当剥去外皮后,会露出中间黄棕色的隔膜,它将种子团分成三瓣,每瓣包含8至11粒种子。这些种子呈现出圆锥状多面体的形态,直径约为5毫米,表面覆盖着红棕色的膜质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则有一个凹状的种脐。草果不仅具有特异的香气,还带有辛、微苦的味道。草果的形态特征为长椭圆形,明显带有三钝棱,其长度范围在2至4厘米之间,而直径则约为1至2.5厘米。观察其表面,会看到灰棕色与红棕色交织的纵沟及棱线,顶端则突起一个圆形柱基,基部则留有果梗或明显的果梗痕。果皮质地坚韧,容易沿着纵向撕裂。剥去外皮后,中间会露出黄棕色的隔膜,它将种子团清晰地分成三瓣,每瓣包含8至11粒种子。这些种子形态似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为5毫米,表面覆盖着一层红棕色的膜质假种皮。种脊呈现为一条纵沟,而种子的尖端则有一个凹状的种脐。整体而言,草果不仅具有独特的香气,还带有辛、微苦的口感。草果,这一长椭圆形药材,不仅形态独特,更拥有显著的效用。它被誉为能够温胃散寒、消食顺气的良药,对于脘腹胀满、反胃呕吐等症状,草果均能发挥出色的治疗作用。其独特的香气与口感,使得它在中药材中独树一帜,备受赞誉。草果的性味温和,带有辛辣气息,主要归入脾经和胃经。

它具备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的功效,属于化湿药物范畴。

在临床实践中,草果的常用量为3~6克,一般采用内服煎汤的方式。它常用于治疗寒湿内阻导致的脘腹胀痛、痞满呕吐,以及疟疾引发的寒热症状。

草果还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肾上腺素对回肠活动的抑制、镇痛、镇咳、祛痰和抗菌等。

镇咳祛痰功效:草果中含有的α-和β-蒎烯成分,具有显著的镇咳和祛痰作用。同时,1,8-桉油素还展现出镇痛、解热和平喘等多重功效。

抗炎与抗菌效能:B-蒎烯不仅显示出强大的抗炎作用,还具备抗真菌功效。此外,香叶醇对细菌和真菌同样展现出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发须癣菌和奥杜安氏小孢子菌的抑菌效果显著,最低抑菌浓度仅为0.39mg/ml。

其他生物活性:小剂量的香叶醇能够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当大鼠口服香叶醇后,其胃肠运动会受到抑制,同时伴有轻度的利尿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香叶醇还显示出驱豚鼠蛔虫的效用。

草果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其中包含α-蒎烯、β-蒎烯、1,8-桉油素等多种活性成分。此外,还含有p-聚伞花素、反-S-烯醛、α-松油醇等化合物,以及淀粉和油脂等成分。

阴虚血少者应慎服草果。根据《本草蒙筌》的记载,草果会大耗元阳,因此老弱虚羸者应避免使用。同时,《本草经疏》中指出,凡疟疾非瘴气所致、心痛胃脘痛非寒邪引起、湿热瘀滞所致的滞下赤白、泄泻暴注等情况,都不宜使用草果。此外,《本草备要》中还特别提醒,服用草果时应避免与铁器接触。2.草果的应用:

针对疟疾、胃中寒痰凝结的症状,草果可与常山、知母、乌梅、槟榔、甘草、穿山甲等药材合用,水煎后服用,以治疗寒痰凝结、不易开解的情况。(《慈幼新书》草果饮)

对于瘅疟(一种疟疾类型),表现为脉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渴水、小便黄赤等症状,草果可与青皮、厚朴、白术等药材一同煎煮,以达到治疗目的。(《济生方》清脾汤)

针对肿寒疟疾久治不愈、振寒少热、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等症状,草果仁与附子等药材的合用,可煎煮后服用,以驱除寒气,恢复健康。(《济生方》果附汤)

草果仁也可单独使用,用于治疗脾痛胀满的症状。只需取适量草果仁,以酒煎煮后服用,即可缓解疼痛。

对于肠胃冷热不和导致的下痢赤白、伏热泄泻及脏毒便血等症状,草果与甘草、地榆、枳壳等药材一同煎煮,可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它还可以与其他药材合用,以治疗多种肠胃疾病。

在瘟疫初期,患者先出现憎寒而后发热,之后仅发热而无憎寒,脉象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时,可使用草果与槟榔、厚朴等药材合用,以治疗瘟疫初起的症状。

草果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常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以增强疗效。例如,在针对疟疾、胃中寒痰凝结的治疗中,草果可与常山、知母、乌梅等药材一同煎煮,以解寒痰凝结之症。对于瘅疟的治疗,草果又可与青皮、厚朴等药材合用,以达到清脾解热的目的。此外,针对肿寒疟疾久治不愈的情况,草果仁与附子等药材的搭配使用,可煎煮后服用,以驱寒恢复健康。此外,草果仁也可单独使用,治疗脾痛胀满的症状。同时,对于肠胃冷热不和导致的下痢赤白、伏热泄泻等症状,草果与甘草、地榆等药材的合用同样有效。在瘟疫初起的治疗中,草果与槟榔、厚朴等药材的搭配使用,更是不可或缺的良方。综上所述,草果在中医领域的应用广泛,其配伍使用更是灵活多样,能够有效地治疗多种疾病。

①针对脾胃虚寒导致的反胃呕吐,可以使用草果4.5克,搭配熟附子和生姜各6克,以及枣肉12克,一同煎煮后服用。
  ②若胃肠冷热不和,出现下痢赤白、伏热泄泻或脏毒便血等症状,可尝试使用草果、甘草、地榆(炒)、枳壳(去瓤,麸炒)各等分。将这些药材研成粗末,每次取6克,加入水一盏半,与一块拍碎的煨姜一同煎煮至七分,然后去渣服用,服用时间不拘。
  ③对于解伏热、除烦渴、消暑毒以及止吐痢的需求,可以选用草果克,搭配乌梅肉90克和甘草75克。每次取15克,加入一碗水,再加入十片生姜煎煮至八分。煎好后,用热水浸泡片刻,然后温冷任意饮用。
  ④若因伤暑而口渴,或出现霍乱、腹痛、烦躁等症状,脉象沉微或伏,可使用草果90克,搭配附子、陈皮各30克和甘草15克。每次取30克煎煮后服用,加入姜片冷服效果更佳。

1
查看完整版本: 草果的独特功效与作用,从寒湿到胃痛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