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云南绿色发展18怎样打造高颜值生
TUhjnbcbe - 2025/5/15 17:40:00
                            

时令已是深秋,但蓝天白云掩映下的怒江峡谷仍是花红草绿、林木苍翠,处处呈现出天蓝、水清、岸绿、景美的“高颜值”生态画卷。

从年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开始至今,

全州4个县(市)完成了3个省级生态文明县的创建;

29个乡(镇)完成了28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

个行政村完成了个省、州级生态文明村的创建;

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8.08%,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等级列全省第一;

年11月,贡山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今年10月,怒江州成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10年间,怒江一路实践,一路探索。

01.

从“盼温饱、求生存”到“盼环保、求生态”

走进泸水市片马镇片马村,曾经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如今变得井然有序、杂草丛生的道路两旁已是绿树摇曳、破房烂院早已修葺一新,村民苏李花家的院子收拾得清爽干净,靠近屋门处,一棵山楂树高大挺拔,果实累累,墙上挂着的“环境卫生好”流动红旗格外醒目,成为村民引以为傲的新“名片”。

从昔日在“脏乱差”中盼温饱求生存到如今的生态村,村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这一切,都得益于怒江州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持续推进。

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怒江州以建设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为抓手,加快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大对村庄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的整治力度,坚决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停乱摆、乱贴乱挂等现象,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倾力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与此同时,怒江州还把生态文明示范州创建和加快推进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围绕“沿一江清水,建一条经济带,筑一道风景线,惠一方老百姓”,全面加大城镇治污力度。目前,全州8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6个垃圾处理站已覆盖21个乡(镇),基本实现乡(镇)“一水两污”基础设施全覆盖。同时,全面启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重点路域周边提质增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区绿地面积.98公顷,公园绿地.47公顷。

如今,全州四县(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全州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类别均达Ⅱ类以上标准,饮用水环境质量优良率为%,境内怒江、澜沧江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独龙江监测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全州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从干净到美丽再到文明,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市民还是村民,都在历经由表及里的“脱胎换骨”,开启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生活,建设美丽幸福新怒江,已成为每个人的共识与行动。

02.

留住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红色,是深秋时节怒江大峡谷的主打色。

独龙族群众喜收草果

正是草果收获季,贡山县独龙江乡巴坡村村民纷纷撸起袖子在地里收割,一颗颗红彤彤的草果衬着村民幸福的笑脸,欢笑荡漾在绿水青山间。

年乡里推广草果种植技术时,村民马文军在其他人还犹豫不决时就带头把自家山地都种上了草果并细心养护。年,他家的草果收入达9万多元。尽管年的草果价格不稳定,但也有7万多元收入。年,马文军家的多亩草果有60多亩挂果,给他家带来10多万元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怒江州贡山县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怒江花谷”生态建设园林花卉种苗种植技术培训

像马文军一家靠吃“生态饭”过上好日子的,在怒江州还有很多。

长期以来,怒江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州各项工作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长足发展。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红线,完善河湖岸线保护,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维护监管,不断优化经济区分布、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和城乡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明显增强。

融合生态和产业发展优势,着力培育峡谷特色生态产业,万亩核桃、漆树、油茶、草果和以云黄连、重楼为主的中药材产业,正逐渐替代传统农耕生产模式,特别是把以草果为主的绿色香料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支柱产业重点培植。目前,全州草果种植区域已涵盖泸水、福贡、贡山的21个乡(镇)个村,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已超过云南省一半以上,成为全国、全省草果核心主产区,年产值超过2.5亿元,草果产业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产业。

“怒江百鸟谷”的名气叫响后,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亚扁罗组村民立四妞每天的工作是给鸟投两次食,“不仅轻松,收入也不错”。年年初,依托三河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州科技局派驻三河村驻村工作队员、业余摄影爱好者张朝江与在三河村开办农家乐的袁开友谋划打造了仿真鸟塘,创新“景民合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发展了以观鸟为主的生态旅游业,村民纷纷在家里开起了“观鸟客栈”。由于高黎贡山鸟儿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珍稀品种,“怒江百鸟谷”的影响力很快就扩散开来,吸引了不少国内摄影爱好者前来拍鸟。鸟塘开放一个多月来,建档立卡贫困户立四妞家已有0多元收入。

云雾缭绕的独龙江

碧水清流的独龙江。

独龙江月亮瀑布

从治山理水到显山露水,再到农旅结合,怒江州生态旅游产业逐步迭代升级,让老百姓吃上了“生态饭”,摘掉了贫困帽,奔向了小康路。

抢抓省委、省政府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和开发独特丰富优美的生态旅游资源,围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发展目标,构建“一廊一带四核六片”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加快推动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努力解决生态旅游产业基础配套、产品供给、市场培育等方面问题,着力打造“峡谷怒江养心天堂”世界级生态旅游品牌,把生态旅游产业培育成怒江州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民生产业、拉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标。

03.

保生态防返贫,山青水绿幸福长

美丽的独龙江峡谷

几场透雨,让广袤的独龙江原始森林变得云雾缠绕,由孔明光和同伴组成的护林员小队若隐若现穿梭其中,时刻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绿色发展18怎样打造高颜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