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医方拾贝识方能力的针对性训练十八
TUhjnbcbe - 2021/1/21 12:18:00

医方拾贝

本栏目希望通过每周数次以药识方的针对性训练,帮助各位同学巩固中药和方剂学的相关基础知识,达到“学而时习之”的效果。点滴汇聚可涓流成河,希望大家可以坚持下来,期待遇见更优秀的你。

看到下面这些中药,你能想到什么方剂呢?你还记得它们的功用吗?

01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木通大黄炙甘草灯心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记得上滑哦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仁木通大黄炙甘草各9g灯心(煎时加少量)

诸药研为散,每次6~9g,加入少量灯心水煎去渣后温服。小儿酌减。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湿热蕴结下焦之热淋证。症见尿频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混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方中瞿麦、萹蓄苦寒为君药,专清利膀胱湿热,滑石、木通、车前子为臣药,清热利水通淋,栀子仁、大黄苦寒下行,清热泻火,灯心导热下行,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而止茎中作痛,全方集大队清热利尿通淋之品与一体,配伍清热泻火之药,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

02

白术人参苦参升麻葛根苍术防风知母泽泻黄芩猪苓当归身茵陈羌活炙甘草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记得上滑哦

当归拈痛汤

《兰室秘藏》

白术4.5g人参苦参升麻葛根苍术各6g防风知母泽泻黄芩猪苓当归身各9g茵陈羌活炙甘草各15g

水煎服。

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症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

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黄芩葛茵陈;二术知苦人参草,湿热疡痹服皆应。

方中以羌活、茵陈为君药,羌活祛风胜湿。止周身痹痛,茵陈清热利湿而通利关节。猪苓、泽泻利水渗湿,黄芩、苦参清热燥湿,防风、升麻、葛根解表疏风,共助除湿清热疏风之功,为臣药。白术、苍术健脾燥湿使湿得运化,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诸药虽燥利但不伤气血,知母清热润燥使辛散不耗阴津,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而益脾胃。诸药合用,共奏利湿清热,疏风止痛之功。

03

黄柏苍术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记得上滑哦

二妙散

《丹溪心法》

黄柏苍术各等份

为散剂,每次3~5g;或为丸剂;也可作汤剂,水煎服。

清热燥湿。

湿热下注证。症见筋骨疼痛,或两足萎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下部湿疮等,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苡仁再加入,清热除湿痿痹痊。

方中以黄柏为君药,清热燥湿,且善祛下焦湿热。苍术苦温,燥湿健脾,使湿邪去而不再生,为臣药。二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之功。

04

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记得上滑哦

五苓散

《伤寒论》

泽泻15g猪苓茯苓白术各9g桂枝6g

共研为散,每次6g,日3次,多饮暖水取汗。或作汤剂,水煎服。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1.蓄水证。症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证。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霍乱等。

3.痰饮。症见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并猪茯;桂枝温通助气化,利水解表烦渴除。

方中重用泽泻为君药,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茯苓、猪苓淡渗利湿,增强利水蠲饮之力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培土制水;桂枝既解太阳表邪又内助膀胱气化,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

05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记得上滑哦

猪苓汤

《伤寒论》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烊化)滑石各9g

水煎四味,阿胶烊化对服。

利水清热养阴。

水热互结证。症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等,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

猪苓汤内二苓全,泽泻阿胶滑石添;利水育阴兼泻热,溺秘心烦呕渴痊。

方中以猪苓为君药,取其入膀胱、肾经,淡渗利水。泽泻、茯苓之甘淡,助君药相须以增利水渗湿之力,为臣药。滑石甘寒,利水而清热;阿胶甘咸,润燥而滋阴,共为佐药。五药合用,利水渗湿与清热养阴并进,利水不伤阴,滋阴不敛邪,共奏利水清热养阴之功。

06

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记得上滑哦

五皮散

《华氏中藏经》

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9g

共研粗末,每次9g,水煎服。

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皮水证。症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或妊娠水肿,舌苔白腻,脉沉缓。

五皮饮用五般皮,陈茯姜桑大腹奇;皮水苔白心腹满,水停气滞最相宜。

方中以茯苓皮为君药,甘淡渗利,益脾助运以行水消肿。以大腹皮下气行水,消胀除满;陈橘皮理气和胃,醒脾化湿,为臣药。以桑白皮肃降肺气,通调水道以利水消肿;生姜皮辛散水气,走表化湿以消肿为佐药。全方利湿与行气并行,气化则湿亦化,共奏利水消肿,理气健脾之功。

07

附子茯苓生姜白芍白术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记得上滑哦

真武汤

《伤寒论》

炮附子(先煎)茯苓生姜白芍各9g白术6g

水煎服。

温阳利水。

1.肾阳衰微,水气内停证。症见小便不利或不通,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沉。

2.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证。症见汗岀不解,仍发热.心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真武温阳利水方,茯苓术芍附生姜;阳虚水饮停为患,悸昡瞤惕保安康。

方中以大辛大热的附子为君药,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以茯苓、白术健脾利湿,使水气从小便而出为臣药,以生姜之辛散水气以助茯苓利水,助附子温阳祛寒为佐药。白芍作佐使药,一药三用:①利小便以行水气;②敛阴养阴以止筋惕肉瞤,并防术、附辛燥伤阴;③柔肝缓急以止腹痛。诸药合用,温阳而不亢,护阴不敛邪,体现温阳利水法,共奏温阳利水之功。

08

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附子茯苓炮姜炙甘草生姜大枣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记得上滑哦

实脾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炮附子(先煎)茯苓炮姜各6g炙甘草3g生姜9g大枣3枚

水煎温服。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阴水证。症见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

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方中附子温肾阳以助气化,行阴水之停滞;干姜温脾阳以助运化,散寒水之凝结,二药温养脾肾,扶阳抑阴,共为君药。茯苓、白术健脾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利,为臣药。木瓜、厚朴、木香、大腹子、草果下气导滞,化湿行水,使气化则湿化,气顺则满消,为佐药。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益脾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功。

Note:所有给出的药物剂量均是根据原方剂量换算后的现行参考用量。

本次练习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期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方拾贝识方能力的针对性训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