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姜科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
相关名草果、草果仁、草果子、漏叩、煨草果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产地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多为栽培。
性状鉴别本品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cm,直径1~2.5c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11粒。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mm;表面红棕色,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质硬,胚乳灰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饮片草果仁
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mm。表面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外被残留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跻。胚乳灰白色至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姜草果仁
形如草果仁,棕褐色,偶见焦斑。有特异香气,味辛辣、微苦。
性味归经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性能特点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功效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主治病证(1)寒湿中阻证。
(2)寒湿偏盛疟疾。
使用注意本品温燥伤津,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鉴别应用草果与草豆蔻
《本草求真》曰“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温逐寒。然止匕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草果与草豆蔻,性味皆辛,温,归脾胃经;功效燥湿温中。然不同点在于:草豆蔻具有行气作用,草果行气作用几无;草果功能截疟,可用以寒湿偏盛之疟疾。而草豆蔻则无此作用。
草果和罂粟
草果是姜科植物,含有挥发油,外表有三棱。而大烟壳很大,形状不同于草果,它是罂粟科植物果实,能兴奋神经,易上瘾,中药上用于治疗严重的咳嗽。罂粟壳体形大,质地松脆,一般多用碎片,不用整个果实。另外,罂粟壳不能任意买卖。
草果与砂仁
二药性味皆辛、温,归脾、胃二经;同具化湿、行气、温中之功效。其不同点在于:砂仁行气作用强,相比之下,则草果的行气作用要弱得多。草果的温燥作用比砂仁强。砂仁因行气作用强,故能行气和中而达止呕、安胎之效,是为其独有特点。草果燥湿、散寒,更有截疟之特长,可用治寒湿偏盛之疟疾。
全国财富热线
-
张经理:
赵经理:
—END—扬中药神韵
护百姓健康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