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昭通炎山凉粉挑着乡愁走四方
TUhjnbcbe - 2021/4/4 18:35:00

看起来亮亮的、软软的、嫩嫩的,摸起来温温的、滑滑的、绵绵的,吃起来香香的、麻麻的、辣辣的……昭通炎山凉粉就是如此特立独行的舌尖美味。

大快朵颐之余,你会惊喜地发现,其实,每一碗原汁原味的炎山凉粉,都是一道百吃不厌的美食,是一抹无法忘怀的乡愁,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一道百吃不厌的美食

炎山镇,昭通城西,金沙江畔,龙云故里,西凉山麓。这里,气候立体多变,满眼峡谷风光,缔造了历史辉煌,“云南王”龙云统治者云南整整17年。

如今,炎山人以及这里盛产的炎山凉粉,一路走南闯北,不断地在人们的舌尖上活色生香。只要是有炎山人的地方,炎山人招待朋友的菜里总有两道招牌菜——一锅香气扑鼻的草果炖腊猪脚,一盆热气腾腾的金豌豆热凉粉。

试想一下,一边啃着猪脚,一边吃着凉粉,一边喝着粉水(煮凉粉重的豌豆浆水),那种香喷喷、滑滋滋、爽歪歪的感觉会让你一吃难忘,也让炎山成为你的值得一去之地。

一抹飘荡城乡的乡愁

因为口味独特、吃法多样、营养丰富,加上价廉物美、热情服务、诚信经营,炎山人硬是把一碗小凉粉做成了一个大产业,让一个个“炎山凉粉”的小吃店活跃在在祖国大江南北,分享着美食,传承着文化,追寻着梦想,闪耀着荣光。

随着炎山凉粉的四处“走动”,炎山人开阔了眼界,凝聚了乡情,团结了乡亲,对家乡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与日俱增,逐渐成为炎山人心眼中不可割裂的文化之根、乡土之情。

如今,对于炎山人、昭通人、云南人来说,在异乡漂泊、行摄之时,来一大碗温热、滑嫩、软绵、鲜香的炎山凉粉,已成为一抹忘不掉并且留得住的乡愁——把凉粉吃进嘴巴里,写进诗里,融入画中,唱进歌里,忆在心里……

现在,炎山凉粉仍是炎山人经久不衰的主食,是主人招待贵宾的“招牌菜”,也是不断被畅享着的私房菜。如果没空去炎山,你也不必着急,就在昭通城、昆明乃至其他大城市,也能找到标识统一的“(昭通)炎山热凉粉”的门头店,进店后也能吃到味道地道的炎山凉粉。

看着一大盆炎山凉粉冒着腾腾的热气,透出豌豆特有的清香,舀两勺温温黏黏的、滑滑嫩嫩的、香香绵绵的凉粉放进碗里,只需放一点盐或放上其他作料,赶紧趁着热气吃下,让肠胃暖和暖和,让肺腑舒畅舒畅,让自己精神精神。

凉粉慢慢冷却后,逐渐变成金亮金亮、韧性十足的凉粉坨坨。这时候,就要打着吃才更有滋味。

打凉粉的女人们左手拿一砣灰绿的凉粉,右手拿一把锋利的菜刀,动作娴熟地用刀在凉粉上不停地拨动翻飞,一根根充满筋骨的凉粉条条便迅速从手掌和刀锋间“簌簌”地掉落下来,不一会儿就装满一大碗。而凉粉旁边摆满了装有调料的瓶瓶罐罐,里面装有花花绿绿的葱花、芫荽、油辣椒、花椒油、泡菜、大蒜汁、生姜汁、昭通酱、陈醋等等。

制作一盆炎山凉粉,耗时又耗力。如果要以炎山凉粉作为一项长期而专门的营生,其间的辛苦就可想而知了。对此,你只要看一看炎山凉粉的制作过程,你就会对在各地开“炎山凉粉”店的数千名炎山籍店主们肃然起敬。

“炎山人没有车没有房,只有异乡求学的要钱娃;炎山人不怕丢人不怕累,推凉粉卖菜给娃交学费。”这句流传甚广的民谚,道出了炎山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为了供养孩子在更好的学校读书成才,几千名炎山人不惜背井离乡,拖家带口地走进城市,租一间房屋,支一口大锅,摆一个露水摊子,或租一间门面,不知疲倦地做起了炎山凉粉生意,同时照管着孩子的成长。

由此,凉粉不仅是全家人的口粮,是全家人赖以生存下去的生意,更是他们在孩子身上寄托的希望所在。

一场充满智慧的制作

炎山凉粉是如何煮成的?

其实,炎山凉粉的具体历史现已难以考证,但要吃到正宗的炎山凉粉实属不易。炎山凉粉的整个制作工序繁杂耗时,制作过程长达10个小时以上,每到工序环环相扣,若有一个制作工序没有做好,煮出来的凉粉就会有疙瘩,颜色灰暗,味道不鲜,品质不保。由此,炎山凉粉绝对是一个体力活尤其是技术活,充满了炎山人的智慧和创造。

(1)选豌豆。要选用沿金沙江一带生产的优质金豌豆,用冷水或者温水将碗豆泡透发开,一般需要浸泡6个小时以上;

(2)洗豌豆。豌豆泡好后,要进行仔细淘洗。淘洗豌豆时,女人们总是左手轻摇豌豆盆,右手用一把漏勺,不停地打捞水中漂浮在上层的豌豆。经过上百次的漂洗打捞后,才能将泥沙、杂质和豌豆完全分离,淘洗出最干净的豌豆,再用少量猪油搓揉淘洗好的豌豆,以减少磨浆产生太多的泡沫,同时提升凉粉的口感和色泽。

(3)磨豆浆。接下来,推磨者要一心二用,右手推动石磨(后来有人改用电动钢磨)不停旋转,左手有节奏地不断往石磨眼里添加豌豆和清水,将豌豆慢慢推磨成乳白色的浆汁。这个过程非常耗体力,需要推磨之人力气大、耐力好才行;

(4)滤豆浆。豆浆磨好后,用两根木条做成十字架样的摇架,将一块干净纱布的四只角分别系在摇架的四端并悬挂起来,然后将豆浆倒进纱布里面不停摇动(后来有人改用滤网),将豆渣过滤出去。过滤好的生豆浆要装在盆里,静置于阴凉干净的环境中沉淀。

(5)煮粉水。沉淀了大约两三个小时后,大部分淀粉沉淀于盆底,这时将盆中淀粉上面的大部分浆水(当地人叫粉水)轻轻倒入洗净的大锅里,慢慢搅动着烧开煮熟,香气扑鼻的金豌豆粉水就这样做成了,用锅锅碗碗舀一些起来放着,就可以当汤汁饮用,而留在锅里的粉水就用来煮凉粉。一般来说,留在锅里的粉水要有豌豆的2倍,也就是1公斤豌豆要用2公斤左右的粉水来煮凉粉,粉水不够就只有加清水了。

(6)煮凉粉。等粉水烧开后,将盆底的淀粉抠起来,加水搅拌成粘稠状的豆浆,再匀速地以筷子粗细的浆流缓慢倒入沸腾的粉水中,一边用木片(西凉山一带叫凉粉片片)不停地顺时针搅动,一边用微火熬煮,在适当的火候下,豆浆和粉水慢慢变成糊糊状的凉粉。如此减半和熬煮约1小时后起锅,用簸箕或盆子盛着,香喷喷、热乎乎、亮铮铮、滑润润的炎山热凉粉就算做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的炎山凉粉都是新鲜的,必须当天做了当天吃完或卖完,否则隔天就会变硬变味。

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炎山,峡谷纵横,山清水秀,遗存众多,风景壮美。这里,梯田泛绿韵,树木满山岗,村庄偃卧山,犬吠连鸡鸣,农舍冒炊烟,林间小径幽,山路十八弯,鸟语又花香;这里,龙卢故居透着悠悠古韵,杨家坟遗址带着神秘色彩,竹林湾神仙洞幽深怪异,屋角村溶洞然若仙境,金沙江碧波荡漾,牛栏江大峡谷蜿蜒延伸,大庆山叠瀑飘落青山,中寨村千岁老苦楝老而弥坚,大沱村沙滩奇石林立,中国跨度最大的单孔大桥——通阳大桥横波江上。

炎山,气候立体,物产丰富,特产众多,美食飘香。这里,出产黄次泡儿、黑袍儿、刺果,盛产花椒、甘蔗、魔芋、樱桃、核桃、红薯、豆类、蜡虫、稻米、红糖,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这里,除了炎山凉粉,还有草果炖猪脚、柴火烧洋芋、包谷豆花饭、清汤羊肉、木瓜凉水等地方小吃。

炎山,距昭通城公里,昆明、四川等地游客沿着渝昆高速公路到昭通南收费站出站,驾车或从昭通城环西路坐客车严重昭大公路、大炎公路抵达,也可从四川金阳县通过通阳大桥到达,适合自驾游。

目前,适合欣赏当地樱花、满山野花,再过四五天当地亩樱桃就将成熟上市。

来源春城晚报云吧

身边有新鲜事?拿出手机拍下来!

发送给我们,让全昭通人知晓!

期待您的爆料!

爆料加小编

1
查看完整版本: 昭通炎山凉粉挑着乡愁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