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福贡这些偷草果的被抓了
TUhjnbcbe - 2021/5/15 20:55:00
北京最好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从福贡县成立“草果编”扶贫车间带动当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30余名就业,到泸水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0余名群众接受“草果编”培训,怒江“草果编”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入住新家不到3个月,泸水市上江镇叶子花居社区的群众就开始在家门口学习一项新技能:“草果编”技术。一条条细细长长的草果杆,编织成草果帽、草果盘、草果包和草果鞋等,形成“草果编”系列产品。培训承办方之一的云南槿韵民族手工艺文化传承有限公司派出6名技术人员负责教授学员编织。从7月9日开班以来,55名学员每天学习5个小时。

从草果杆到“草果编”的华丽转身,离不开四川新繁棕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朱木兰的付出。

“怒江大峡谷的草果陆续收获后,成堆的草果杆被丢弃在地里。那是牛不吃、羊不吃的货,在当地农户眼中,是百无一用的废物。”朱木兰说道。当她了解情况后,日以继夜地投入到了以草果杆为原料的编织产品研发工作中。

“草果杆不同于竹子和藤子那么有韧性,特别脆,容易断,要想编织出手工艺品实在太难了。”朱木兰说。

多少次的试验,多少次的失败,朱木兰数也数不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时间的研发,第一个怒江“草果编”成品诞生了。

第一个“草果编”产品看起来有些粗糙,却凝结着怒江扶贫人和朱木兰的心血。从它开始,怒江“草果编”正式诞生了。经过不断的深化工艺,在原材料上下功夫,今年3月,2个草果编包包、1顶草果编帽子被带到福贡县,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拖坪村五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草果编”扶贫车间也随之成立。

在扶贫车间技能培训中,员工编织出的成品无论好坏都被朱木兰一一买下。做得较好的则回收到公司进行深加工后销售。

怒江州草果种植面积约多万亩,仅泸水市就有20多万亩,但怒江草果的知名度不高,每年废弃的草果杆更是不计其数。将其充分利用,不仅实现群众在家门口灵活就业,还能将怒江草果名声打响,因为“草果编”是怒江独有的。

目前,朱木兰和她的团队考虑的是尽快申请怒江“草果编”的制造专利,迅速展开产品的推广,打响怒江名片。同时,考虑把怒江“草果编”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让“草果编”这项技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欢迎原创投稿,投稿请投递至邮箱

njbwxgzh

.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贡这些偷草果的被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