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云南是个好地方
TUhjnbcbe - 2021/7/10 21:32:00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10/5748846.html

我中午的时候看了一个叫滇西小哥的阿婆主的视频,然后想起我很多年前去云南旅游的经历。

我到云南的第一感觉就是干。我在北京体会过冬天五六级大风把手刮得跟树皮一样的干,也体会过冬天暖气轰到二十五度熏到脸都发烫的那种干。但是云南的干不太一样。云南的高原风吹得也很干,云南的红太阳晒得也很干,但是最干的它的饭菜--它的饭菜香料都放得非常足,燥湿功能很强大,导致我第二天直接就便秘了。

我看滇西小哥的视频,花椒草果辣椒之类的调料都是尽情挥洒,甚至连吃水果都要沾水辣,我看着很是佩服。我很好奇云南不算是寒湿之地,为何能发展出如此饮食?同样的疑问我对新疆也有。新疆照道理是一个降雨量感人的地方,三山夹两盆,其中一个还是大沙漠,它却发展出了烤羊排必放孜然的饮食习惯。虽然我非常认可“不放孜然的羊排没有灵魂”这个观念,但是,我的老天,孜然是多么燥湿的一个调料啊。在广东吃饭要是碰了这些调料,那肯定要喝上一大桶的茅根竹蔗水或者冰糖雪梨茶润回来才行。我想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云南和新疆的饮食习惯有“润回来”的讲究。唯一和润有联系的我想只有水果了。也许云南和新疆的瓜果默默承担了这一切。

虽然我对云南的调料文化有点怕怕,但是不能阻挡我对它的上瘾。云南的糕饼以鲜花饼最为出名。令我着迷的却是另一种叫回饼的糕点。回饼是一种用面粉、奶粉、花椒油做成的咸口面包,经常被做成一口一个的大小,装成一大袋卖。吃的时候用手指拈起,丢一个入口中,浓浓的奶香夹着花椒的香气便在口中散开,待咽下后,口中仍余有咸香。

云南有一种叫做地参干的零食,明明长得像皱皮的毛毛虫,吃起来却像上好佳香脆的虾条。我在吃的时候总担心这种零食会不会不卫生,因为地参看起来就是不好清洗的狠角色,结果我却不自觉吃光了一包。

我非常喜欢云南的饵块,每天都要去寻找烤饵块的早餐店。店家会把白色的圆圆一片的饵块放到炭火上烤,很快饵块里面的空气受热把饵块涨起,像是吹起的气球。待烤到饵块两面都微黄,店家就根据顾客的需要涂上甜口的红糖酱,或者咸口的花生酱,然后卷起来放到纸袋子里交给顾客。热乎乎的饵块握在手上,咬一口,温暖的一天就又开始了。

我到大理去的时候,吃过一种米糕也很是好吃。这种米糕的大致做法是将浸泡好的大米加工成湿粉,然后筛入模具中,再大火蒸熟,然后切开售卖。看起来有一点像松糕,咬下去能感受到米的柔韧感。口感很独特,是让人欲罢不能的味道。

云南和广东一样都是大米制品盛行的地方。广东的米制品讲究嫩滑,所以加水都很多,像伦教糕、萝卜糕、河粉以及肠粉,水粉比几乎都要到二比一,这样才能够入口即化。而云南的米制品则保留了米的韧,像米糕饵块,水粉比不到一比一,吃起来就完全是另外一种口感,非常让人着迷。

我在云南经常看到餐馆的一角有个火塘,许多人围着吃烤豆腐。这个火塘通常比较低矮,于是围坐的人通常都坐板凳。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觉得它自带一种诡异的气氛。我当时看到火塘的四边,一边被负责烤豆腐的占据,而另外三边被吃豆腐的占据。掌勺者完全不受外界的影响,自顾自地加豆腐,翻豆腐。而顾客相互间也不聊天,也许他们并不相互认识。他们时而盯着正在烤制的豆腐发呆,时而低头认真吃自己的豆腐。偶尔会有顾客喊一声“再给我来5块钱的豆腐”。这时掌勺者也不搭话,他慢悠悠用他的铲子铲起几块豆腐,送到顾客的跟前,然后手一抖,豆腐就都跳进了顾客的碗里。因为他的铲子把足够的长,所以他不需要起立,甚至不需要移动他的身板,他只需要正襟危坐,就能完成所有的动作。我觉得赌场的荷官给给赌客发牌,也大致是这个样子的吧。于是我愣一下,竟有点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坐过去。最后我决定还是挪过去坐下,跟掌勺者说“我也要5块钱的豆腐”。掌勺者依然慢悠悠地用铲子送过来一只碗,我便取下放到自己面前。于是我就变成了掌勺者的“赌客”,我赌这个豆腐是好吃的。事实证明,它确实是很好吃的建水豆腐。

我觉得云南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它幅员辽阔--云南的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一样,也产香蕉芒果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中部和广西一样也产桔橙甘蔗枇杷;而北部的昭通还能和陕西一样产苹果--是一个有着丰富饮食内涵的地方。有机会还想再去一次。

冬涉川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