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潮汕夏日
街头总传来
这样的吆喝声
他声声入耳,声声入心
点击下面观看视频▼
相传在成田
有一个乡村,煮草粿已有二三百年
至今仍按传统配方古法熬煮冷凝
他就是简朴村
草粿草粿,食了卖浮火
草粿,是潮汕地区一款颇具地方特色的大众化小食,又被称为仙草蜜。每当立夏后,潮汕地区大路旁、小巷口,便有卖草粿的小贩,或推着小车,或摆着小摊档,一手执瓷碗,一手拿铲草粿的金属片,不停地“叮叮咚咚”敲着,以招徕生意,那声音十分清脆动听。远远听到铁勺敲击瓷碗的锵锵声,头都不用扭,就知道有卖草粿的啦!
在潮汕,凡是“粿”都是以大米为原材料做出来的,“粿”这种东西,可以入俗,是日常果腹充饥物;可以超凡,作节庆拜祭神灵用。所以,“粿”字在潮汕已经有近乎神圣的意义了。而以“粿”字来礼赞这种不是用大米做出来的消夏食品,足以见大伙儿对它的款款深情了。
草粿的制作过程点击下面观看视频▼
来源:谷饶论坛
草粿是用仙人草(仙人草也叫草粿草,是潮汕一带地区的特产)制作。将仙人草煎取药液,滤汁去渣,加入适量淀粉(通常是用薯粉),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滚之后,盛于容器(传统是用陶钵、瓷缸)冷凝成膏状,即成为黑色晶莹的草粿。
食用时,用专用铜勺切成一片片装进小食碗里,边撒上红糖(今多添加白砂糖),便可啜饮。草粿软软滑滑,也有人在路旁小摊买后,装入塑料袋,带回家中和家人一起享用。
卖草粿的阿伯用一把薄薄的铜勺有力地舀起一片片草粿,两三下横竖切开
再均匀地撒上一层糖粉
接过这一碗草粿,站在小摊旁,三两口囫囵下肚,滋味无穷~
潮汕俗语:“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这大概是卖草粿的老伯最怕听到的。因为潮汕暑热湿气交蒸,环境湿热,气候多变,而草粿的原料是淀粉,当气候炎热卖不完时便容易产酸腐败变质。偏偏有一群小孩儿不懂事,在草粿档前大大声声地叨念着“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草粿老伯虽然很生气,后果却不太严重,撒给小孩的蔗糖末依然要比大人多,而且吃完了还能再勺点~
炎炎夏日里,来上一碗潮汕草粿,爽滑清甜,是潮汕人必点的消暑美食!
如今,勤劳智慧的简朴人民,已经将草粿分装成家庭式的小桶,方便打包回家享用。
简朴网友,魏云图
▌本文来源:铜盂圈、Doully潮州、食在揭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