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许珍时:别人草粿别人糖
夏天一到,潮汕城乡街头巷尾依然能听到“草粿、豆腐花”的叫卖声,潮汕的豆腐花与草粿是“孪生姐妹”。在走街串巷的小贩眼里,她们几乎是不分彼此永远的伙伴,白色的是豆腐花,黑色的是草粿。
过去的草粿、豆腐花多数是盛在桶里,由小贩挑着或绑在自行车两边沿街吆喝贩卖。挑卖时一头是清香滑润的豆花,一头是依然温热的草粿,中间放着碗筷架和白糖、红糖。想吃的人只要喊一声“豆花”,小贩就会赶过来,拿起一片铁片把热热软软的豆花一片片地“刮”进碗里,站着就在路边吃,有时不过瘾的还来碗草粿。潮汕草粿的特别之处,是“割”出来,潮汕话把“买碗草粿”称为“割碗草粿”。熬制成的草粿带有弹性和韧劲,舀草粿使用扁平浅铜勺,割出一块光滑油黑的草粿,倒到碗里再横竖割两三下成小块。
草粿要撒上糖才好吃,糖都是磨碎了的糖粉,极易融化。在我们潮汕有“别人草粿别人糖”的俗语。卖草粿的都会说,草粿要钱,糖不要钱。那时候糖是难得的,于是小孩子都有心眼,吃草粿慢慢来,由于是糖粉撒一次糖很快就融化了,于是可以要求撒第二次、第三次,反正不要钱,多多益善。后来被用来比喻别人的东西随意挥霍而毫不心疼,讽刺那些拿别人的利益来做顺水人情的人,也指那些因价钱便宜而不加节制吃坏肚子的人,甚至也用来比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在民间,大家普遍认知草粿有清热解毒、解暑退火等功效,所以,在酷热的南方夏季,炎炎烈日之夏,小贩们带着草帽走街串巷,虽然挥汗如雨,但因为大受欢迎生意热闹却始终面带微笑,总喜欢有一句没一句地跟孩子说些笑话拉点家常,可谓其乐融融。但是不巧遇上阴雨天,暑气消退,则大家便不吃。卖草粿的最怕遇上阴雨天,于是便诞生了一句潮语俗语:“草粿煮熟,天时变局”,就是指天时变化让草粿生意倒霉,由此也引申为:世事难料,时局的变化莫测令人猝不及防。另外一句俚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