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是以蒙医蒙药为主治疗肝、肾及常见多发病、医院。下面介绍前几年完成的重点病种的科研成果及临床数据:
1.乙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统计全世界乙肝病毒携者已达3亿人,其中我国有1.3亿人,约有25%的人最终将转为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肝炎相关疾病。目前,肝病仍然是医学界的难题,二十一世纪的主要攻关课题。我国在肝炎的预防接种及诊断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在治疗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至今还没有闻世彻底治愈的药物。蒙医药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我院肝病课题组经过多年的自选研究和立项研究在蒙药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基础理论探讨、临床分型、有效方剂筛选、疗效观察等方面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工作。蒙医认为肝病是因为饮食、起居不当,机体受损,病粘乘虚入侵,使体内三要素紊乱,血协日偏盛,影响脏腑精华糟粕分离功能,气滞、血瘀、精华运送受阻,损伤血液精髓,肝受血协日热侵袭或巴达干协日侵袭引起肝血热或肝寒症,临床上根据病情分为寒、热两类。乙型肝炎属于蒙医肝热病范畴。本次研究以肝扩展热型、邪毒攻肝型、肝赫依型三种为主。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收集整理了临床有价值的上千份病历,其中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符合本研究内容的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用两组蒙药系列方剂进行对照治疗,并对西医抗病毒治疗失败的20例患者(D组)用蒙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主要以蒙医传统方剂、自拟验方蒙药额力根—Ⅱ为主,治疗中全面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HBV—M、HBV—DNA的改善情况,为蒙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开发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蒙药新药。
年1月—年1月间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例,均符合年9月全国病毒性肝炎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及蒙医肝热病中分型诊断标准。全部病例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103拷贝/ml),其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例;轻度例、中度94例、重度10例;蒙医辨证肝扩展热型例、邪毒攻肝型10例、肝赫依型例;年龄16—65岁(平均32.19岁),男例、女例,病程1—25年,无严重疾病(如合并丙型肝炎、肝癌、失代偿性肝硬化,心脏病、脑血栓、肾炎、糖尿病、精神病)并自愿知情的情况下接受治疗,作为研究对象,且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符合纳入标准的例,分为A、B、C、D四组,A组为治疗组86例,B组为对照组80例,C组为治疗前后对照组例,D组(抗病毒治疗失败组)20例,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治疗前主要症状与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资料基本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率达70.93%(61/86)、部分应答率8.14%(7/86)、无应答率20.9%(18/86),总有效率达79.07%,治疗结束后随访12月未出现复发病历;B组(对照组)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率42.5%(34/80)、部分应答率12.5%(10/80)、无应答率45%(36/80),总有效率达55%,停药后随访12月无复发;C组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率65.88%(/)、部分应答率9.35%(20/)、无应答率24.77%,总有效率75.23%,随访12月复发2例,占0.9%;D组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率35%(7/20)、部分应答率10%(2/20)、无应答率55%(11/20),总有效率45%。A、B两组HBeAg转阴及HBV—DNA转阴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经过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观察HBeAg转阴率达59.29%,HBV—DNA阴转率达62.18%,HBsAg转阴率达36.45%,总有效率达90%以上。
2.肝硬化腹水
蒙医认为肝硬化腹水是肝宝日病加重所致的严重症候。主要原因为肝热久瘀、肝中毒、胆溢等病久而不愈,损伤肝脏,影响了肝脏的精华糟粕运化分离功能,血瘀肝脏最终导致肝脏宝日病,继而因饮食、起居不当病情加重。宝日病在其位积而伤血,使胃消化协日,平火赫义的功能受损,巴达干赫义偏盛,协日乌素运化通道逆转,体内三要素紊乱。血、协日受损而宝日浸入他脏,乙受损的血行于皮肤、肌肉、脉管中落脏堕腑引起脾肿大,肾隐虚火而水道不利黄水运送受阻,形成肝宝日病所致腹水,此时宝日加重浸溢,出现呕血、皮下淤血、鼻扭等出血现象,病情加重者可致肝昏迷,危急生命。用蒙药额力根—Ⅱ号为主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根据病情早空腹服额力根—Ⅱ号2g,中午:额力根—g,下午:红花清肝—13味(无银珠方)或草果—19味2g冲服,晚:加味石榴—11味2g开水冲服。腹水多则加服铁灰—15味,蒺藜—4味汤散,全身浮肿者用阿拉善沉香—30味,合并胸水者用羚羊角—25味,呕血者加服加味敖格优—13味散,黄染严重者加金色诃子—5味散、石历清膏—9味散,消化不良、胀满者用通拉嘎—5味加寒水石—4味散,或加味能消—6味散,出现血小板、白细胞降低严重者用铁灰—5味汤散。一般用药量为2g为易,呕血者不能用水丸,只用散剂。腹水、浮肿严重者可配合西医和利尿剂及白蛋白等,肝昏迷者可用支链氨基酸,但不能大剂量、长期用,更不能大量输液。40例患者均治疗24周观察疗效。
观察项目主要观察治疗前后乏力、身困、纳差、腹胀及肝功能主要指标(ALT、AST、Tbil、ALB)的变化,B超检查腹水消退、肝、脾变化等情况。(以上检查均有我院检验科,B超室负责完成)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项指标恢复正常,B超检查腹水消失,肝、脾外观好转(增宽的门脉恢复正常,脾大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肝功能均有好转,B超检查腹水减少,门静脉及脾大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肝功能,腹水,门脉增宽及脾大均无变化。恶化:临床症状、肝功能损坏加重,腹水增多,门静脉、脾脏指数加大,出现并发症。肝硬化腹水由各种肝病所致肝硬化晚期的一种结果。Chia.pugh评定标准为B.C级,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在我院治疗的40例医院确诊治疗,有些患者病情危重,来我院时生活不能自立,卧床不起者12例,医院治疗无效,除肝移植外无其他方法。所以把握一切治疗时机,以蒙药治疗为主辅助支持治疗,用少量西药、利尿剂和适当补充白蛋白,防止病情加重,改善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体质,配合排水、缩水、消肿方法,使病情逐渐好转,在临床实践中验证了蒙医药对治疗肝硬化腹水晚期患者效果显著,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40例患者经蒙药短期治疗(24周)和长期随访结果分析:生存率1—3年占87.5%,5年以上生存率达72.5%。据报道失代偿性肝硬化西医内科治疗5年生存率约为10%—20%,施行肝移植后1—3年生存率可达50%—70%,相比之下蒙药治疗有很好的效果。蒙药能够解决抗肝纤维化问题就能延缓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3.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癌瘤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然而发病隐匿、不易早期发现,恶性程度高,出现临床症状就诊时80%的患者以进入中晚期,生存期只有1-4月,失去了最佳外科治疗时机,危极患者生命,是医学各家的研究重点。在蒙医学原发性肝癌称为,额勒根-乌满,
属于肝肿痞症范属,主要原因为体内三根不平衡,赫义滞、血瘀、巴达干凝聚、食物精化糙泊分解不畅、毒血攻肝、损伤肝之三要素,久而生垢皱,形成肿痞。几年来我们用额力根-II号为主,观察治疗原发性肝癌,受到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选择-年经笔者治疗,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病人21例。男性16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55岁,(29-71岁)汉族17例,蒙古族4例。接受蒙药治疗时未采用其它治疗者15例,介入治疗(1-2次)者4例,手术治疗者2例(复发1例)。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关于肝癌TNM分期均为T3期以上,伴有肝硬化腹水者7例,肝昏迷1例,形成门静脉癌栓者6例,肿瘤直径<5cm8例,肿瘤直径>5cm13例。Chi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A级9例,B级12例。21例患者均符合蒙医额勒根-乌满诊断标准。
蒙医诊断标准曾有慢性肝协日热、肝宝日、肝损伤史,出现纳差,乏力,消瘦,肝区不适、疼痛,胁肋涨满,肝、脾肿大,上腹包块,甚至出现腹水黄疸、呕血、便血、昏迷等症状。脉:沉细、无力,舌苔黄厚或中间发黑,小便黄,量少。
治疗方法早空腹额力根-II号2g,中午服阿拉善沉香30味丸11-13粒(2-2.5g),下午服加味红花清肝-13味11-13粒(2-2.5g),晚根据病情随症调理,食欲欠佳者服消化散,腹水者加铁灰15味散,黄疸者加金色诃子五位散等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观察项目蒙药治疗一个疗程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生活质量(karnofskg评分),随访1、2、3、4、5年以上生存期。
结果
症状、体征变化;服药一个疗程后明显好转,肝区疼痛减轻(11/14),食欲增加(10/12),乏力减轻(10/18),上腹包块消失或缩
软(2/4)。
肝功指标;服药前ALT、AST上升者15例,服药一个疗程后恢复正常14例,AFP下降12例(12/16)。
生活质量:采用Karnofskg评分标准衡量,治疗前达不到50分者10例、30分者3例,治疗1个疗程生活质量都能提高到90分。
生存期:本组患者6个月生存期为%、1年生存期为90%、2年生存期为76%、3年生存期为62%、4年生存期为50%,5年以上者为35%。最长随访15年,中位生存期为3.6年。
患者杨××、阿左旗人、教员、年12月因腹胀,右上腹疼痛、下肢医院就诊住院检查确诊为、肝硬化、腹水、原发性肝癌晚期、门静脉癌栓形成,已失去手术、介入、化疗时机,劝其家属回家调养。12月23日患者家属将病人抬回左旗,到我院治疗。经查:患者卧位、恶病容、消瘦、腹大、下肢浮肿、皮肤发黄、肝区包满压痛,脉细弱、舌苔红、尿少、黄,自述肝区疼痛难忍、恶心、食欲差。根据病情投服蒙药,早空腹加味红花清肝—13味2g、中午服阿拉善沉香—30味9粒(2g)、下午服额力根--Ⅱ号2g、晚服铁灰—15味散2g、用白蒺藜—4味汤散煎后送服。服药一周肝区疼痛消失,患者能坐起来了,服药一个月腹水消减,食欲增加,可以起来活动,服药一个疗程体力好转,能坚持上班,服药四个疗程后复查见肿瘤缩小1/2,门脉癌栓消失。现已停药,随访健在。
宁夏患者杨XX巨大肝癌服蒙药8年,病情稳定,还能够正常工作。民勤县患者张XX胆囊癌术后肝转移配合化疗服蒙药存活15年。晚期胃癌患者郝**只凭服蒙药存活了8年;肾癌患者许xx多脏器转移的情况下服蒙药已经3年了,还承担了全部家务活。肝癌患者唐女士医院,没有做任何西医治疗,只服蒙药5年病情控制非常好,生活的和正常人一样。我院经过多年临床治疗各种癌症患者带瘤生存者日渐增多,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减轻了经济负担。
4.过敏性紫癜
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符合过敏性紫癜蒙医、西医诊断标准蒙医辩辨证的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男31例,女33例。对照组36例:男16例,女20例。两组年龄1—65岁,平均年龄17.55岁,病程1天—8年,两组患者中蒙药治疗前曾经用中,西医治疗未愈49例,检查过敏原者65例,主要以海鲜,肉类,粉尘、艾草、鸡蛋、味精、豆类、奶、柠檬等。治疗组:单纯皮肤型22例,混合性42例,其中腹痛9例,关节肿胀疼痛13例,肾损伤20例。对照组单纯皮肤型16例,混合型12例,其中腹痛4例,关节疼痛5例,肾损伤11例。蒙医辨证:两组患者血热隐肾型30例,血热坠腹型13例,血、协日乌苏热侵关节型18例,坏血散于皮肤型39例,有些患者以上几种类型同时出现,并有不同程度的便血、呕吐、头痛、神志恍惚、失眠等症状,均属于蒙医聚合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服药方法
治疗组用蒙药陶乐布—15每次2g,每日三次,温开水送服,根据患者症状在主方基础上随症加减,血热隐肾型加波仁—I号,血热坠腹型加通拉嘎—5,壮西—4配伍服用,关节型加嘎木—9汤煎服,混合型以陶乐布—15为主,选用以上方剂配伍。有头痛、感冒、咽痛症状时可加用乌兰—10、呼和嘎日迪—9、克瘟散等。
对照组用蒙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潘生25mg,一日三次,维生素C片0.1一日三次,芦丁片1片一日三次,连用一周停服。
两组均为一周一个疗程,连用5周,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变化。服药期间暂禁海鲜、肉类、豆类及已查明的过敏源,防止受风寒,注意休息。
结果两组患者皮肤紫癜消失比较:治疗组25例,痊愈22例,其中1周内皮肤紫癜症状消失者15例、2周内消失6例、3周内消失1例、4周内消失2例、5周内消失1例;混合型11例,其中腹痛症状消失较快,基本1周之内消失,关节痛、肿胀症状在1—2周内消失,肾损害症状基本在3周以后消失。好转3例,总有效率达%,痊愈率达88%。对照组25例,痊愈21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达%,痊愈率达84%,其皮肤紫癜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治疗组相同,无明显差异,治疗5周两组患者平均治愈达86%。两组中病程较长或年纪大的患者治疗10周都能治愈。对于明显过敏原的患者治愈后再接触此类物或食用时未见复发。
蒙古国患者伊XX患有严重过敏性紫癜在前往北京途中闻讯前来我院治疗,住院一周治愈回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