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粽子的香味
从土墙木门的宅院里传出
昭示着端午节又将来临
想起童年
想起乡下
想起外婆
绮罗人家的烟火
和传统节日的内涵无缝对接了
在中国
在腾冲
我们经常会从一种食物
去与一个节日对接
腾冲有很多类似绮罗的村落
让你心头浮起的乡愁
有了安放之所
今天
唤我们去吃粽子的人
是年轻的做餐饮的朋友
但是让你不由会想起自家的那位老人
青衣白服、干干净净
她要包粽子的时候
要把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
一定要摆一张八仙桌在院中
还一定要摆在那棵梅树的阴凉下
虽然比不上现在物质丰富的年代
但她做起粽子来
一点不含糊
没有粗制滥造、没有偷工减料
有的是一脸虔诚
像包的是一份神秘
一份祝福
一份心愿
她包粽子的“堂口”一扯开
儿女们就围上来学习了
孙儿们好奇地在一边叽叽喳喳
邻居也来窜门看热闹
这位老人真是聪明
她包个粽子就把一个家弄得其乐融融
她总是有条不紊
熟练地操作着
有些手法是从上一辈人那里传下来的
有的是她自创的
精致、巧妙
她说起谁谁谁包的粽子
如数家珍
就算是相同的材料
相同的时间
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是各不相同的
我长大后吃过很多粽子
还真没有一个是和她包的相同
世间没有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
亦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粽子
我是极其爱吃粽子的人
爱粽叶的墨绿色
爱糯米的芬芳
爱豆沙与红糖的甜蜜
爱山中采来的草药烧成灰的清香
爱它的传说
以及祖先的智慧——
是谁发明了把粽子包成那种可爱的样子呢?
是她以前的她,她以前的她……
粽叶、草灰、豆沙、腊肉、蚕豆、草果……
要花上几天的时间去准备
十八般工序加十八般武艺
才能凝成一颗好粽子
当粽子热气腾腾抬上来的时候
她会给你讲一段故事
关于古人屈原的诗词
关于家中长辈的遗训
关于某一个人的情意深长……
煮了一锅粽子
送了半个村子
人与人的距离
就这样被拉近了
以节日的名义
延续着人们一代代的善意
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妇人
但真的是持着非同凡响的仪式感
让你去品到粽子这道真味
这个午后绮罗的阳光带着风
清凉惬意
往事像花一样
盛开在粽子的清香中
其实我们几乎
每一年都会和她们学包粽子
只是到第二年又包的时候
发现已经忘记了
然后又想起她又会找她
我们喜欢吃粽子
但不能天天吃到
我们想念的人
不能天天见到
我们想过的节日
要熬上一段时间才能过上
也许只有这样
我们才特别珍惜那些
给我们包过粽子的人
我们才会记得
人间端午,别有滋味
来源:腾冲文艺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