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治气身处干净的空气,才是防病毒的根本
TUhjnbcbe - 2023/1/12 20:20:00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ww.xxzywj.com/

戴口罩是最有效防止飞沫传播病毒的方法吗?

疫情发生后专家们让我们戴口罩,这是个很好的预防措施,但是,戴口罩真的能有效的防止病菌、防止飞沫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常识,这个病毒,到底有多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大小是纳米左右,稍微大一些的病毒是在到纳米的直径。给大家举个例子容易理解:普通头发的直径大致是在6万到9万纳米之间,面对如此之小的病毒,得用多大密度的口罩呢?再严密的口罩,也不可能阻止空气的流动,一旦有缝隙、有空气出入,就有可能会携带着极小的病毒进入你的口罩。所以,不是带着口罩就一定安全,更不要说你戴的若是普通口罩那也就是个心理安慰吧。即便是n95口罩,它能过滤掉多少?这个95是什么意思?95表示的是有效过滤的效率在95%以上。请注意!不是%,所以叫95n。

其次是你能24小时都戴着口罩吗?吃饭不能带、睡觉不能带,因此通过口罩来防病毒只能防护一部分,但没办法达到健全的安全性。自然界中的病毒无处不在,戴口罩并不能完全有效的防止病毒的感染,有很多的医生在完全防护的情况下还是被感染了。

在不断扩大的确诊数字下,医院那些地方遭到感染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不重新思考,中国人到底还有没有更有效的防治病毒的方法?

回归历史经验,得到干净的空气,才是防病毒的根本

对于防治病毒传染,空气干净首先是一个先决条件!

病毒无论是飞沫传播还是空气传播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结合历史防治瘟疫的经验来看,我认为当下治疗瘟疫或者是预防瘟疫,仅仅戴口罩是远远不够的,躲在家里不出门也会受到空气传播的威胁的,所以根本的防护还需要回到“空气防治”。

医院和公众场所,除了大面积洒消毒水更需要大面积燃烧天然香料,直接去空气中杀菌和阻断,让空气干净,让病毒在空气传播的中途受到阻碍。

对付无处不在的空气,最好的工具就是利用无处不达的净气,去对治无处不在的病气。

从历史的经验来理解什么是「以气治气」

我们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经验沉淀,历史以来中国人对付过几百场大的瘟疫传染疾病。中医对付瘟疫的临床经验那么丰富,为何到了今天反而不被重视?而其中的熏香避疫更是被尘封进历史,不为人知了,作为一个香师看着一天天扩大的感染数字,内心都是一种揪心的遗憾。

1.从历史经验,了解传染病

中医指的瘟疫是——流行的烈性传染病,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鼠疫、天花、霍乱、登革热,也包括了流感、非典。

瘟疫,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用甲骨文对瘟疫的记载,《黄帝内经》中就讲到“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这也是后面篇幅我要谈的重点“正气”!我们如何通过香养与香修去做到“正气内存”从而防疫病毒。

历史上我们经历的瘟疫都伴有香料防治的功劳:

*汉宫瘟疫:《博物志》记载汉武帝用西域使者进献的“白檀香丸”祛除宫中“传尸骨蒸”疫疾。

*丝路瘟疫:丝绸之路漫长的岁月里更是香料与瘟疫作战的地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多瘟疫瘴气,人们便是常常靠饮用青蒿水和焚烧香料才得以免受瘟疫的残害。

*欧洲黑死病:中世纪的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鼠疫,万人近半个欧洲的人口死去,后来是利用了大蒜、松树、乳香、迷迭香、尤医院和修道院的病人治疗处熏烧,才得以控制疫情并保护了医务人员。

2.历史上的防疫记载及香料配方

西汉以来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型瘟疫就有三百多次,由于得益于中医智慧和芳香料的运用,所以中国历史上才未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的一场瘟疫就死上千万人的重大死亡数字。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许多经验记载,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孙思邈的《千金方要》都有关于治疗瘟疫的记载,包括华佗、李时珍、朱丹溪很多医生做出不少贡献,到了明代的医家吴又可又著有《瘟疫论》这一专门论述瘟疫治疗的专著,把瘟疫来龙去脉和防治都叙述的详尽得法。

《肘后备急方》记载了用艾条一壮在病床四角令不相染,民间用艾草消毒隔离、净化预防瘟疫传染的历史已有几千年。非典时期,广州医院没有死亡病例,也几乎没有发生交叉感染,就是借助了熏艾草的做法。

《本草纲目》记载了张仲景以“苍术”治疗瘟疫的方法。

《和剂局方》记载有“苏合香丸”,治疗霍乱及传尸骨蒸等传染病,从该方的组方看,里面15味用药全部都是芳香开窍的香料,完完全全是一个芳香意义是“香丸”配方。

有关于治疗瘟疫的香料入药的记载很多,历史还有许多专门用于避秽解秽的香方,篇幅有限这里不再列举。

香者,天地之正气也,能辟恶而杀毒

疫症源于秽气,故须扶正祛邪、芳香辟秽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是上千年中医经验防治病毒的法宝

1.什么是正气内存

《内经》中提到的这个“正气”是什么东西呢?我们后人通俗一些去理解,就是精、气、神或者说脏腑的一个功能活动,中医也会把它叫做元气。用现代医学的词汇来解释就是人体的防疫机能和调节机能。它是一个需要长期从身体、心理、生活去培养的东西。

2.如何通过香养得到“正气”

香养心得正气内存:值得一提的是,人的思想精神也是这个正气内存的一个部分,这也是为何至和香修体系一直强调内心的浩然正气和恬淡虚无,中医说心动则相火动,动则精自走,所以说断除淫欲、断除欲望欲念,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香养身得正气内存:利用中医养生原理,结合传承香气养疗,回归自然生活远离化学制品,适当运动,综合提高和复原身体本有的自愈力,防御力,从身体内部补充阳气,滋补脾肾,培元固本,使我们的身体机能提升起来方能有免疫力去对抗病毒。

当下如何在家自救用香帮助我们正气内存

瘟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关系,去年猪年是暖冬,主气是“太阳寒水”应该冷,但客气是“少阳相火”,这就给细菌病毒有了条件发展。

现在正值春天加上这个瘟疫,我提倡主要围绕的原则来用香,并以此归纳了一个“至和五香防疫法”分享给大家。

1、事香:

以“至和香修香席三事”来静心养正气,不要看太多真假混杂的新闻八卦,内心宁静精气旺盛则卫气自盛——修心就是最好的免疫力。

不会香席功课的朋友可以燃一支天然的和香,静坐喝茶观烟,凝神于烟上放松大脑,不心思散乱。

事香还有一个优点是培养嗅觉的活跃度,人一定要保持嗅觉的“觉性”,品香可激活迟钝的嗅觉,恢复嗅觉就是让自己后背督脉通。鼻子属肺,肺开窍于鼻,嗅觉不灵会导致体内消化液的分泌受影响,闻到香味嘴里会分泌唾液,胰腺胆汁、肠子都一起调动分泌,吃的东西才能消化掉。

精神内守,保持心灵的“觉性”则能让我们心念不乱守住正气,不生贪欲口腹之欲,保持着思维的清明,去除邪念保持见地的清明中正,由于心性平和恬淡虚无从而维持了身体地水火风的平衡,从而保持着免疫力,这个也是卫气守神。

2、熏香:

家里最好是一年四季香火气不断,依据节气用香调理机体固本,提高免疫。

熏烧天然和香能很好的阻断空气中病菌,过去皇宫贵族都是香不间断的,就是因为香为正气、阳气,实现气体对气体的持续净化,就是我说的、。在瘟疫肆虐的时候你生活工作环境的基础空气净化是最重要的,病毒才能控制。

这个熏烧香和第一条的事香不同,这里说的熏烧是需要一个“量”的。比如说平米的房子用50—克苍术每天熏烧一两次。当然我还是不主张用单料香,单料香的副作用缺乏组方和炮制的处理,自己用太多都是不利于身体的。

这里有一个成品香组合的使用建议给大家,有香的朋友可以使用起来:

甘露云护阳净身香+和煦暖身香+二月养身香兰蕙

这也是需要一个量,以平方米为空间单位用1支香,依据人口密度,每天熏烧1-3次。

熏香杀菌的优点:

空气能到的地方,香气都能同步去到进行杀菌,消毒效果完胜紫外线和消毒水,消毒后数小时内,微生物在空气中繁殖速度低于紫外线和消毒水。

纯天然,香药同源,安全性高于非天然消毒产品。

3、吃香:

预防瘟疫,肚子脾胃的坚固很重要,日常饮食的调节专家们提议吃萝卜,我建议加入一些芳香醒脾、利肺化湿的食材,从而芳香避浊,比如:香菜、葱、鱼腥草、薄荷等,也可以花椒、草果、豆蔻、丁香、肉桂、香茅草等来做菜和面食点心。

这个时候防病养身,不一定天天喝茶,居家饮料可以加入香料做的天然饮料。这里给大家一个至和香饮子:以藿香/佩兰/黄芪/炒薏仁加冰糖煮水喝。

藿香利于感冒和消化、抗菌消炎促进胃液分泌;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开胃、清热解毒;黄芪益气养血固表增强免疫、护肝杀菌;炒薏仁健脾益胃、除湿解毒。

4、灸香:

可以使用香灸,效果比单纯的艾灸有了升级。传统的单方灸艾灸多一些,如果手里有香灸我们建议优先用复方香灸。

至和香修研发的药香灸大多配比还是艾草,但利用香料的优点加强了灸条的功能,比如我们的“开穴灸”就有乳香、末药、豆蔻、红花等等香料,辅助艾草来行气活血有更效开窍通络,以方便随后使用“后天灸”发挥祛湿寒温脾胃的作用。灸哪里适合提高免疫力,扶正卫气呢?适度灸大椎通督脉、膀胱大椎是诸阳之会,灸大椎振奋阳气。重点还是灸腹部保持肚子温暖,有效去除寒湿、提高免疫,如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都是很多医生建议的取穴。

5、洒香:

利用香料泡酒,发挥香料的消毒作用,我们可以在家自制“香酒”。香酒是防治病菌最简单、也是最安全的消毒方法。对老人孩子和一些家庭主妇来说,酒精和84消毒液太危险了。

抗菌香酒方:

3斤酿造酒、苍术30克、连翘20克、艾叶20克、大黄10克泡24小时取出喷洒屋子或擦桌子门手把等地方。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也希望这次疫情能唤醒我们回归生命的自然,回归祖国的中医养生、回归天然香气养疗的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气身处干净的空气,才是防病毒的根本